逸 庐 笛 岸
全国青年书家提名展 — 毕云扬
时间:2017年3月11日14:30
地点: 苏州笛岸台
清雅遒润,风起云扬
卿三彬
初见云扬,是2013年在我湖南的培训班上,一个安静平实、不多言语但充满睿智的小伙子。后来,他电话里说对我的学书方法很感兴趣,并常常有些交流。对他的了解也就随之多了。
云扬天赋好且极其勤奋,近几年来常常到全国各地拜寻名师,集学各家之长,为己所用。所以这几年的进步非常大,几乎一年一个台阶。从古人中汲取营养,渐渐形成自己语言与风格。
云扬的行草书以“二王”为基调,由墨迹到《大观帖》、《阁帖》,包括颜鲁公、米元章、八大、张旭怀素均有所涉猎,这是一条继承与发展书法之路的康庄大道。作品中可见鲁公之浑厚,醉素之连绵、襄阳之妙姿,八大之奇绝……在流畅的书写中自然而然的游走。端有“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之妙感。
云扬的字里透着一种“清新雅致,清俊疏朗”之气,这是我最为欣赏的。其字里行间笔法灵动,精致而不失放达;结字平实而有奇趣,章法疏朗而又自然,散发着一股温润清畅的古意。
在云扬的艺术之路上,他广收博采,含英咀华,砥砺前行。向着自己理想的艺术峰顶攀登,时间会让云扬的书法之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广。
(作者:卿三彬,传统帖学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代书坛实力派青年书家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浙江省青年书协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
碧云缱绻 墨韵悠扬
朱道卫
80后,有成就?楚逸堂,毕云扬!近年来,云扬作品先后入全国展,于湖北省展获草书奖,引书坛关注。追索因由,略计为三:
其一,低调、刻苦。毕云扬在少儿书法教学中,每忧非科班出身,乏专门训练,便决心走出去。他先后参加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于中华“魔鬼训练营五体班”、李双阳书法工作室培训等。多方历练、长期坚守,云扬体悟到帖学的思想高度,得以深入传统,五体融通;又大量结识书坛俊杰,扩广人脉,博采众长,自当结出丰硕果实。
其二,深受老师启发,加入大量思考。毕云扬从小篆中领悟线条美如“生锈的铁丝”,从隶书中体悟“内力相送”,从草书中感悟整体气息,从唐法中理解用笔变化,从临帖中把握聚散关系……这一切都为其深入、集中研习和临创草书奠定了基石。
再者,毕云扬对书法敏锐、谨慎、敬畏。书坛纷繁,习者抉择,难免岐多路惑;逸少美善,后人取法,难免绠短汲深。云扬谨慎抉择,敏锐取法,敬畏文化,自是正途。他感受到习古之时,难于去今。故先与古人合,再与古人离的问题之外,云扬似乎又面临着先与老师合,再与老师离的难题。我信其清醒、勤奋、执着。
“全国中青年书家提名展”举办在即,毕云扬由李双阳先生推荐,进入序列,可喜可贺;其五十件行草小品,取法二王,可赞可观。得赏悠扬墨韵,聊奉敝帚野芹:楚人云扬,崇尚逸少;别开新面,斯为期许。
朱道卫,于长江大学,泡墨草堂。2017/2/20
(作者:朱道卫,男,湖北洪湖人,供职于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省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江大学书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荆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 作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