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自叙帖》临习指要(二):结体谈 □ 陈克年 书法风格面貌的形成有两个根本性因素:一个是笔法,是书家取法和习惯书写的方式,一个是结体,是多年积累的审美习惯,两个因素互为表里,不分彼此,相得益彰。《自叙帖》的结字特点显然与其纵横万象的豪荡书风有着最为密切的直接联系,当然,大草的自身属性也决定了该帖在结体上的奇正相生与丰富多变。草书结字既有着书家惯性的特征,也有着任性挥洒带来的偶然与意外,这些都是分析草书结体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纵向结字立势态 通篇看《自叙帖》字的结体,很多是纵向取势,从篆书结字的纵向到隶书和魏晋结字偏扁方,再到怀素书法中结字取纵势,显然既有着时代审美的变化,也有着书家自身的习惯与选择。如起首句“怀素家长沙”(图1),字字取纵势,可以看出其平时结字的惯性状态;第十一行的“胸”字、第二十三行“概”字(图2),有意识地将左右结构调整为上下结构以取纵势,还有后面的“开士怀素僧中”“醉来信手”(图3)等,都是以高大的纵向结字立势态,可以说,这种结字取势,具有顶天立地的气概,为该帖的抒情风格和挥洒的无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大小纵横写风姿 在怀素草书作品中,如果说该帖结字特点,其中结字大小纵横的变化应该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他打破字形大小仿佛的平衡,以纵向结字为主,又不时以大小、纵横的变化来调整平衡。如“承口”“卷轴夫草”“戴公”(图4)等处,反差非常之大,却又风姿自具;如“国谒见当代名公”“无疑滞”“兼好事者同作”“饮水撼枯藤壮”(图5)等处,也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纵横、大小变化,这样的变化在通篇作品中时时得见,一方面制造险绝,一方面化险为夷,可以说,怀素的这种任笔为体的能力无疑令人十分向往。 三、随机生变开气象 《自叙帖》的结字,不但在大小纵横上任意挥洒,同时,时时随机生变,这一方面是他快速的运笔速度有一种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的气势决定的,在迅疾的书写中,如果有一些其他想法或阻遏,就像飞瀑直下,遇到山石阻滞,自然飞花四溅,激情横流。这种状态下的结果是,要么肆意横流,失却法度,要么同时牢牢把控,大开气象。如“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图6)这一段落中,笔墨、结字、情绪、气象极动人心;同时,他善于以不同的节奏点来控制全局,如“绢素多所尘”“焉颜刑部”(图7)等处,都是擒纵自如,控制十分到位。其中“绢”“所”“颜”等字形成的大节点成为本帧的点睛之笔,十分精彩。在唐代书法尚法严谨的大格局中,这种有序中的破坏充分显示了怀素的天纵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