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顾工行书扇面  王维诗  20cm×56cm

顾工书法创作集评

顾工是睿智的。他始终保持宽容、开放而又谨严、选择的艺术心态,蓄大学养求大目标的艺术思路。“思虑通审变为用”,勤于探索,不断升华。他深知风格是河流,水在于更新,河流改道,贵在天成。顾工以青年书家特有的素质努力开拓新的艺术思维方式,他坚持格调的第一性,技法为第二性,在当今审美尚势尚意的基础上,功力与情性并重,理性思辩与感觉悟性统一,追求艺术冲突的大格局、通变的大和谐,既大气又意趣,在创变中赢得时代精神元素中的张力与活力,从而推进艺术创作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艺术形态。除了功力、技巧、法则的历史传承外,顾工作品中透析出的俊逸率真、隽永烂漫的纯古、高婉的气息是令人称许的。笔法的精熟、用线的凝涩、墨法的鲜活、骨气的洞达、布陈的自然、通势的奇恣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醇和、畅蔚、朴茂与恣肆、冷峭、奇逸达到了巧妙统一。

——言恭达(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2

顾工行书斗方  王维诗  69cm×69cm

顾工对于书法本质的观照,是站得颇高的。他认为书法应追求人性化,书法创作的过程就是书家思想、情性宣泄的过程。古人的成法不能束缚自己,他人的好恶也不能左右自己,惟我独尊。因而在这个过程中,技法处于相对次要位置,即便是有悖于常理的笔墨也无关紧要了。这种创作的心态是最为难得、最为可贵的,不是人人都能达到,必须具备充分的勇气和自信心。
顾工对于二王书风和历代大家的剧迹、名碑都曾经过入丝入扣的临摹。但这种临摹要带一点“曲解”,要有一点“叛逆”精神。他学二王,似乎更多留意的是王字的欹侧之势和矫变之态。因此他的作品很讲究字形的大小错落、承接的前后呼应、笔墨的虚实变化,在不经意中追求着奇逸与平和、沉稳与险峭、凝重与舒畅的统一。这些都夸大了王字的某些特征,只有细细体味才能察觉到。

——陆家衡(苏州市书协副主席、昆仑堂美术馆名誉馆长

3

顾工行书斗方  李孝光诗  69cm×69cm

顾工的书法创作以行草书为主,观其书作,最大的特征是笔法精妙,结字圆融,在深入传统中又能自出机杼。他的作品既沉稳又飞动,他善用冷静的笔触表现出沉潜的激情和对艺术的感悟。他的作品既有“工夫”,又具“自然天成”的美蕴,这是很多世俗书家终身追求都难以达到的境界。古人评书,常将“工夫”与“天然”并举,这是对艺术创作的最高概括。艺术创作离不开“人工”和“技巧”,但又不能全靠“人工”与“技巧”,还必须有“灵感”与“才情”的参与,故真正的艺术创作应该是才情与技巧的双重结合。顾工作品给我的印象就是才情与技巧的理想结合。他对书法中“技”与“道”的辨证关系有着很深的理解和把握,这是他的创作能够不断深入与提高的重要原因。

——虞卫毅(友声书社执事、安徽省书协学术委员)

4

顾工行书立轴  倪瓒赠友人诗  102cm×68cm 

顾工所知博杂,古今中外、艺术与非艺术的许多内容,他可以如数家珍。渐渐地,我知道,他曾于扬州大学读历史专业,后又在中国美术学院研修书印。对于文、史、哲的学习和用心,使他受益匪浅。我想,顾工具备的优势,自然让那些单凭写字而“混迹江湖”者不能比拟。他广泛而深入地研习传统,于书艺、印艺有着独我的认识。他坚持认为“法度”的重要,认为技巧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没有技术上的帮助,书法不能称之为书法,当然,他并不否认境界和格调的重要性。顾工专意于行书创作,他的书法,有意趣而不失矩度,拙朴又得流畅之美,形成了依法而施且舒畅灵活的点画特征。我一直认为,能够守古法又有个性和新意,二者兼并,实在不易。顾工于此,颇为会心。

——王东声(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


顾工书法作品

5

顾工行书横幅  杨眉庵诗天平山中  34cm×138cm

6

顾工行书小品  论语章句  20cm×15cm

7

顾工行书小品  论语章句  20cm×15cm

8

顾工行书立轴  吴镇诗  138cm×34cm

9

顾工行书立轴  刘汲诗  138cm×34cm

10

顾工行书立轴  李九龄诗  139cm×34cm


顾工简介

11

顾工,1973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扬州大学历史本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东南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书法篆刻师从言恭达、韩天衡等先生。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展,获“世界华人书画展”金奖;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六、七届篆刻展;论文获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最高奖、“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2008年、2014年两次被提名为“江苏省十大青年书法家”。现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为《中华书画家》杂志编辑部负责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

顾工书法具有极为综合的审美修养,雅致又写意得以完美体现,似见吴门风流,是时下70后青年书法精英的代表人物。  

——凤凰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