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英博物馆资深高级修复师邱锦仙,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女史箴图》就是在她的巧手下,重新焕发出光彩。2016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上,她与我们分享了她修复清代画家禹之鼎书画的故事,而她修复书画的秘密武器然是我们经常食用的早餐——豆浆!我们现在让她讲述一下她是怎样用普通的豆浆化腐朽为神奇的吧!
2009年我修复装裱了一幅清代画家禹之鼎的画画芯很大,画芯上到处都是断裂,残破不堪。在修复之前我检查了画芯上的颜色是否有掉色,用棉花球沾一点水试一下,结果有一点掉色,我用毛笔在易掉的颜色上上一点胶固色。找到了同样的纸张后,先用生豆浆水染纸,纸本的托纸一定要淡于画芯的颜色。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可以修复装裱了。
因为该画为五尺中堂,尺幅很大,又是用熟纸绘制,年代既久,纸易脆裂,因此破敝不堪,很难揭裱。我和学生马不停蹄地揭了3天。揭干净之后在画芯后面上浆水,把颜色纸托上去,再用白色的宣纸补洞,补好后把保护纸和画芯一起从台子上翻过来,把吸在画芯上的保护纸轻轻地拿掉。然后用小刀在每一个洞口边上挑刮干净,再加一层很薄的棉纸,干后在每一个洞口上豆浆水,再贴到板上,等画芯干后就可以全颜色了。
有同学问到修复过程中豆浆水的使用。在修复过程中使用豆浆水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方法。我们看纸本画本身的质地,要找到与画芯同样粗细的纹理、质感的纸,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老纸。用豆浆最主要是做光泽,因为豆浆有一种特别的光,我们现在的纸没有这个光。但是全色纸一定要有一点熟才能全得上,所以用豆浆来代替胶矾水来把补洞打熟,没有矾的成分在里面,不会脆化。豆浆本身是白色的,这里用的豆浆不能很厚,淡淡的就很好,豆浆上得厚的话以后染色也染不上,要比较恰当的程度。一杯生豆浆用三杯的水,所以很淡,基本上虫不会蛀。我们先用生豆浆水把纸染一下,染好等它干了以后再上颜色,根据画芯的本色,比它染得淡一点作为托纸,这是中国传统的方法。
装裱修复古书画这项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技艺,书画必须经过历代装裱才能便于收藏和欣赏。古书画虽已糟朽破碎,但一经精心修复装裱,则犹如枯木逢春,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