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唐人宫乐图》,一场宫廷女人的欢聚盛宴,十二位美女齐聚一堂,品茗、奏乐和行酒令,如此具有文化内涵的业余生活,好不热闹,令人神往!
《唐人宫乐图》
唐 作者不详 唐人宫乐图卷 8.7cm× 6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人宫乐图》描绘了唐朝宫中女眷宴饮行乐的场面,画中共有十二位宫廷美人,她们环案而坐,各自吹奏畅饮,展现才艺,好不热闹。画面以巨型方桌为中心,活动内容分为品茗、奏乐和行酒令三部分。
画面中绷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羽觞,还有琵琶横持,并以手持拨子的方式来弹奏等,均与晚唐的时尚相侔。
右侧画面,从近至远坐着三位仕女,坐姿各不相同。第一位坐在四足方凳之上,第二位与前一位相对而坐,她左手扶着凳,右手端着碗,身体侧扭向外。
第三位仕女端端正正坐在桌案边,她正专注地用茶杓从茶釜中盛茶汤,分入茶盏以备饮用。茶釜放置于桌案中间,茶杓的柄杆大约有一臂之长,方便使用。茶盏为碗状,有圈足,便于把持。
上半部分画面为奏乐助兴,共有五人参与,自右而左,分别演奏筚篥(bìlì)、琵琶、古筝、笙等,管弦乐器兼有。
右起第一位女子吹奏筚篥,她双手执管,满目深情。筚篥也称管子,在胡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古代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吹管乐器。
画面正上方第二位仕女弹奏琵琶,她横抱琵琶,左手执柄,右手直握着拨子,正在认真深情地演奏。她横抱琵琶的姿势以及用拨子演奏的方法,与现在极为不同,这是晚唐之前流行的琵琶弹奏方法。
第三位弹奏古筝,一手按弦,一手拨弦,很是自得。她身着红裙,头戴花冠,神情专注,完全沉浸在所演奏的音乐里。
第四位吹笙,她双手握着笙斗,嘴型微动,正在送气。笙是我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已非常流行。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000多年前的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
在这几位深情演奏的同时,旁立站立的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
她们演奏的音乐颇为动人,吹笙者旁边那位头戴花冠的仕女,轻摇团扇,面向奏乐者,倾心而听,俨然一副陶醉其中的神态。
在画面的左下角,有两位女子像在行酒令。外面这名女眷虽然左手已经扶着几案,右手仍然送杯入口。身后的侍女或许担心她会喝醉,已经上前轻轻搀扶着了。
画中人物的发式,有的发髻梳向一侧,是为“坠马髻”,有的把发髻向两边梳开,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装束。
画面最前方,有一只小狗和两只方凳。小狗安静地蜷卧在桌底下,像是被音乐打动了一样。两只四足方凳上面覆以大红花丝绸坐垫,色彩艳丽,十分抢眼。
这件作品原本的签题标为“元人宫乐图”,但其所绘内容却是唐代的景象,故而实为《唐人宫乐图》。图中所绘绷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月牙几子等器物均与晚唐的时尚极为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