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此作为张学良定远斋旧藏。
吴伟(1459-1508),明代著名画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鲁夫、号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流寓金陵。画院待诏。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及赐“画状元”的图章。他自幼收养于钱昕家,伴其子读书,行有窃弄笔墨的机会。年二十后至金陵,书画之名已渐起,画法与戴进相似。精山水,落笔健壮,最长于白描人物。时与杜堇、沈周、郭翊齐名。用笔奔放,画时泼墨如云,旁观者骇,巨细曲折,各有条理,人皆为之叹服。
是作为水墨绢本,立轴,纵57厘米,横26厘米,作者自题:“湖湘小仙作”, 钤印:“吴伟”。画作上段有乾隆题:“水月精神土木形,闲行适读罢黄庭,紫芝采得何须饵,名注丹台骨本青。辛巳初夏御题。” 收藏钤印有:“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乐寿堂鉴藏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另有张学良题签:“明吴伟芝仙图定远斋珍藏”,钤印:“珍秘”、“张学良印”。
作品取“半边式”构图,将主体人物以及修竹奇石安排在画幅右侧,在画作左侧大片留白,使观者有无限的想象。作者以沉厚顿挫的笔致描绘凸凹嶙峋的怪石和手持宝芝的高士,墨气浓郁而笔力雄健,不仅达到了衬托和譬喻人物性格的目的,而且也与左侧的空旷取得了一种视觉的平衡。同时,作者也注意细节的刻画,如人物的五官、神态以及手中的灵芝,无不传达出作者对放逸自由的生活的憧憬,以及对道家思想核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感悟,代表了吴伟晚年道家人物画的风貌。
此幅《芝仙图》卷色老旧,在这幅作品中,他采用刚健奔放的勾勒与水墨晕染相结合的手法,挥洒纵横,表现了画家以雄强风格取胜的艺术特色,在宋元以来放笔写意一派的水墨山水中有其独特的创造性。画作历经多方名家收藏,并收录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弥足珍贵。
题签:(张学良)明吴伟芝仙图定远斋珍藏。
题跋:(乾隆)水月精神土木形,闲行适读罢黄庭,紫芝采得何须饵,名注丹台骨本青。辛巳初夏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