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晚号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署南阜左手等。山东胶县城南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工书、画,草书圆劲。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纯以气胜,兼北宋之雄浑,元人之静逸。花卉亦奇逸得天趣。晚年改左手作书画后,机趣古拙天然,渐染徐渭、朱耷、元济画风,多作写意,阔略纵逸,老辣而归于雄浑,全在法度之外求气韵。因其画不拘成法,寓扬州时与郑燮等友善,亦被归入“扬州八怪”,或列为“画中十哲”。
作者应友人张甬夏之邀以左手绘此图。牡丹依石而生,烂漫无比,表现了“牡丹富贵”的寓意。上方有作者题识,介绍创作经过。右下署款“乾隆甲子之夏”、钤“檗琴”印。乾隆甲子为1744年,作者时年62岁。
款识:
[一]安邱通家好友张甬夏以事来胶,枉过见候,索余左手画,为作此纸,殊愧草草,病腕拙抝,或可相谅也。翰识。
[二] 乾隆甲子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