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帖,南宋丛帖。共22卷。绍兴十一年(1141),鼎州(湖南常德市)太守张斛,汇集多种《秘阁法帖》,并择《潭》、《绛》、《临江》、《汝》诸帖以增补《秘阁法帖》未收入之遗帖约五分之一。

南宋丛帖。共22卷。绍兴十一年(1141),鼎州(湖南常德市)太守张斛,汇集多种《秘阁法帖》,并择《潭》、《绛》、《临江》、《汝》诸帖以增补《秘阁法帖》未收入之遗帖约五分之一。凡二十二卷,刻于鼎州郡斋。故名鼎帖。鼎州旧为武陵郡,因此又称为《武陵帖》。木刻。帖板以隶书《千字文》编号,每卷前后下方刻有“武陵”二字。此帖选择欠精,拓本传世稀少。原刻久佚,有翻刻伪造的二十卷本。宋拓真本今藏上海图书馆,只一册收五十贴。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3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