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9–“寸耕堂陶印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主要展出王镛先生近年创作的80方陶印,包括实物及印拓、泥拓。并出版有《寸耕堂陶印辑》,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6.1.15–“谢云书画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开幕
作为诗人和书法大家的谢云先生满腹经纶,把文化的感悟化为心内的自由,把表现自我的美学创作追求熔铸笔端。突破书写成法和其它旧有观念的束缚,以诗、书、画的相互渗透为表现特征,书风呈现出不事雕琢的大朴之美和天真浪漫的韵味情趣,大大拓展了书法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016.2.24–“人民形象 中国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名家系列展陈忠康书法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
作为在北京的个人首展,此次共展出陈忠康近期作品80余件,内容丰富,书体各异,无论蝇头小楷还是檗窠大书,都能轻松驾驭,游刃有余,极尽其妙,每一件作品既不失古法,又极富新意,可谓精品迭出,异彩纷呈。最为可贵的是陈忠康在作品中传达出的自然随性的创作状态,生活体验与学术关注高度融合,在不经意间呈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表现出汉字书写的自然本真之美。本次展览的另一个亮点是对材料的考究,许多作品都是用民国老纸创作的,雅意十足,古趣盎然,书法的文化意蕴由此得到延展。
2016.3.22–“玄一书道展暨崔学路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展出了崔学路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70余件,集中呈现了崔学路近年的创作成果。他将草隶、草篆、灵性甲骨等诸体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古文小楷、玄一大楷。谈及展览,他说道:“就书写而言,我是主角。但就展览而言,观众才是主角。我的书写完成后,观众心中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那么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理解。”
2016.3.23–《青少年书法报》创刊三十年暨改版座谈会
伴随着2016年新年的脚步,《青少年书法报·少年版》正式创刊。《青少年书法报·少年版》的创刊是承载着希望的起航,希望少年朋友们能乘着这艘艺术的方舟在艺海中畅游。《青少年书法报·少年版》以书法教学和互动交流为主,目的是将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薪火相传。普及书法艺术是我们的职责,如果把书法艺术比作参天大树,那么,书法教育和普及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有了根,大树才能枝繁叶茂;有了传承,大树才能茁壮参天。
2016.4.17–“金陵问道——孙伯翔书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金陵自古为文化名城,艺术重镇,文彦硕儒,名家辈出;书画巨擘,代有才人。先贤之遗迹,片言只字,皆成瑰宝;今人之新作,异彩纷呈,堪为范本。故金陵问道,江南求知,实乃我平生之夙愿也。
2016.4.17–“白云无门——乐泉书道水墨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乐泉先生主张书道由技法、心法、道法三层递进,应是由内而外的生发,是由表及里的心灵触动。艺术张力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延,一切皆为心象;艺术造化源于自然,修心则应是书人的日课,练的是技术手段,修的是己心。因而艺术创作要见风骨,也是一种精神内涵的实践。
2016.4.20–“六合同春续篇——中国书画邀请展”在北京荣宝斋大厦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著名艺术家沈鹏、马振声、程大利、霍春阳、石开、胡抗美、张松、苗再新、赵建民、范扬、曾来德、孔维克、周尊圣、曾翔、何加林、韩学中、陈鹏、于文江、王家新、李强、范治斌、周午生、陈忠洲、王晓老师精品力作近百幅。
2016.4.24–“书田真味——晏晓斐书法艺术展”在长沙荣宝斋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60件,秉承了学术与艺术并重的原则,作品以传统扇对条屏为主,字体以行书为主,五体兼备,大小不一,立足传统,取法明清,关乎人文,顶礼湘楚,追求正大气象,注重文雅气质,彰显了一位青年书家的忧乐情怀和时代艺术精神。
2016.5.10–“李刚田篆刻艺术展”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开幕
本展览是西泠印社现任社长、副社长作品的首次海外联展,也是西泠印社——中国金石篆刻艺术海外推广活动的第一站。作品源于西泠印社多年珍藏,代表了当代印社艺术大师的最高水准。
2016.5.15–“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太原市文化局主办,太原美术馆、北京杏坛美术馆承办,共展出其近作精品百余件,以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推动省城美术事业的发展进步。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座谈会,对王镛在书、画、印等3个方面的成就进行了研讨。
2016.5.21–“荒宴·徐忠平告别北京展”在树美术馆开幕
艺术家徐忠平来北京已经有十六年的时间,如今决定要回归故里,把他未来的创作和生活都放到能给他最多激情和灵感的地方。本次展览也是他在离开北京之前,向各位师友的一次汇报。
2016.5.21–“空间·感知——胡抗美《中国书法章法研究》再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在荣宝斋大厦举办
胡抗美先生著《中国书法章法研究》由荣宝斋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一经发行,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并获得2015年度“中版好书榜”25强称号。由于印数有限,应广大读者要求,荣宝斋出版社于2016年2月再版。该书紧紧围绕书法章法问题,从章法的形式自律、形式原理、时空二性、构成元素、章法探索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作者近年的教学实例,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对书法章法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2016.6.18–“光大·印相——当代佛印六人提名学术展”在中国光大银行阳光艺术空间开幕
展览提名曾翔、邹涛、朱培尔、李逸之、叶青峰、丁宝子六位艺术家共108件作品参展。开幕式王镛教授、曾翔、邹涛、朱培尔、张公者、解小青、魏广君、蔡大礼、杨中良、张铁林先生等分别发言致辞和讨论了对古典肖形印的认识体会以及对当下佛像印创作现状的观察分析,开幕式上部分作者也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创作思路、观点和创作体会做了简要交流,此次展览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针对佛像印的学术提名展,六位作者基本上能代表当前佛印创作的几种不同风格方向,开启了以这种特殊肖形印创作为专题展览形式,具有特殊的开创性意义。
2016.6.28–“刘正成书法艺术馆开馆仪式暨丙申丝路行——刘正成书法新作展”在定西新城古玩城举行
作为书坛屈指可数的学者型书法家,刘正成先生走进定西,应邀来定西开设“刘正成书法艺术馆”,是对定西和甘肃人民文化事业的极大支持。我们希望以此作为平台,不仅成为一个书法艺术交流中心,同时成为一个艺术教育培训中心。我们会利用刘正成先生广泛的人脉关系,把杰出的人才引进来:同时利用刘正成先生巨大的影响力,把我们本土的优秀人才推荐出去。从而推动定西、乃至甘肃书法文化建设,让我们正在创建的新丝调之路闪耀着光彩夺目的文化艺术之光!
2016.6.30–“惠风河畅——四川大学书法博士研究生晋京展暨书法教育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睿奇书画院举办
书法教育是书法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教育又是当代书法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发展,书法独立为一个艺术门类,书法教育也日趋专业化。自上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提出增设书法专科开始,书法进入现代教育学科体系,书法的专业教育得到制度化的保障并业已持续近一个世纪。在这一个世纪中,书法实现了诸多的转变和发展,并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性的内涵,而高校书法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6.7.2–“山阴行者——梁文斌书法作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梁文斌兼具南帖和北碑的表现手法,且具有时代表现性和很强的探索精神。作为当代中青年代表书家,作品抒情达意,不但有传统特色,还有时代的新意,能让人远观、细品,内涵丰富。
2016.7.8–“鹿羊说”创刊暨摩崖石刻与探古之旅第一季线下活动
起初,她不是一本杂志。她只是一个带有导览意味的艺术手册。
后来,她变成了一本杂志。
为配合《鹿羊说》杂志的创办,鹿羊说与木木堂曾翔工作室联合策划“儒雅的山东:摩崖石刻与探古之旅”。此次田野考察作为《鹿羊说》第一季线下活动在山东展开,打造清晰的齐鲁文化及摩崖刻石考察路线,将凝聚山东各大古城的文化精髓,名山题记的岁月峥嵘,网罗云峰山,大基山、天柱山,泰山及四山摩崖,沿着石刻文化的不凡遗迹,开启一段寻“字”的澎湃之旅。
2016.8.6–“岭上云·荣宝斋当代篆刻名家邀请展”在荣宝斋大厦开幕
荣宝斋首次主办了这次“当代篆刻名家邀请展”。特别遴选了七十余位在印坛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篆刻名家的作品,汇萃一堂,以期充分展示当代篆刻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推动篆刻艺术的健康发展与繁荣。作者中有影响深远的老一代篆刻名家,同时更有日渐成熟的中青年创作骨干。作品风格多样,个性鲜明,既有传统的承继,又见时代的创新。可以说,此展正是当代篆刻艺术发展与创造的一个横断面和当代印坛的缩影。
2016.8.30–“大家说——曾翔书法展”在北京琉璃厂泰文楼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曾翔近期书法作品80余件,真实反映了曾翔先生近段时间的艺术创作状态。作品形制丰富,书体面目多样。观者在欣赏曾翔的作品时有自我共鸣与联想,从而产生“说”的冲动,以此来契合展览的主旨。
2016.9.8–“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通过学术专家组的民主推荐并经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确定50余位青年书法家参加,展出的百余件作品经过专家组严格遴选而定,旨在以书法的形式弘扬经典文学和传统文化。
2016.9.9–“紫气东来——胡紫桂书法艺术展”在湖南省湘江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通过学术专家组的民主推荐并经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确定50余位青年书法家参加,展出的百余件作品经过专家组严格遴选而定,旨在以书法的形式弘扬经典文学和传统文化。
胡紫桂先生是当今书法界的青年翘楚。从全国书法展的频繁入展,到首届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八届中青展、八届全国展等奖项上的屡获殊荣,再到诸如取自身鲜血,作“汶川”血书此类的社会公益书法活动,胡紫桂先生的活跃,业界有目共睹,其技法之精妙,艺德之赤诚,令书法界叹服。在《紫气东来——胡紫桂书法作品集》序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胡抗美先生写道:“紫桂从湘西走来,‘负籍浙水’,‘游学京师’,‘回归长沙’,数十年如一日,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开拓出了一片属于他的自由天地……”足见胡紫桂先生笔耕不辍、孜孜以求的艺术理念。
2016.10.1–“平常心——王友谊张锡庚书法展(第5回)”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开幕
展览作品题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参展艺术家在向传统经典致敬的同时,还用艺术作品诠释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016.10.15–“含弘光大——章祖安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计100余件,多数为章祖安近些年力作。既有元气淋漓的条幅、横批和对联,也有富含神采的《长恨歌》等小楷长卷。尤以纵幅书录“三十六计”的擘窠大字系列,撼人心魄。
2016.10.15–“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书法篆刻作品展”在西安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汇集了近年来书法篆刻界的优秀成果,参展艺术家既有书坛公认的名家、大家,又不乏近年来涌现出的新秀,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国艺术节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本届艺术节文化部首次将专业的书法篆刻展览纳入其主体内容,使近年来书法篆刻创作的成果在这样一个平台和高度上得以展示,不仅体现了文化部对书法篆刻创作繁荣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对于促进书法篆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10.25–“纷披舞龙凤,耄耋再高峰——《沈鹏草书张九龄感遇诗四首》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
85岁高龄的沈鹏先生虽然病癒后身体羸弱,但是不忘初心,还在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令人感动!新书《沈鹏草书张九龄感遇诗四首》长卷的出版问世,为热闹渐去而刚刚趋于平静的当代书坛,送来了一本真正具有时代高度的名家草书精品大作。
2016.10.26–“求道金陵——崔伟书法习作汇报展”在江苏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汇集了崔伟先生近年来的书法习作70余件,共分为溯源篆分、筑基楷法、放怀行草三个部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可谓诸体兼备,异彩纷呈。
2016.11.5–“文房拾贝·刘正成翰札书法品鉴会暨学术讲座”在荣宝斋书法馆举办
刘正成先生就学术议题《挂轴:艺术书写成为书法主流》进行讲解。从五百年前挂轴条幅书法的纯艺术书写出现并成为主流以后,翰札书不被认为是书法的审美现象开始,刘正成先生对书法艺术的正面价值进行思考,即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及书写审美价值。
2016.11.6–“道象·王冬龄书法艺术”在北京太庙艺术馆举行
本次展览王冬龄先生将以“乱书”和“壁书”的形式来呈现中华文化经典,包括儒道释名篇及美学意境,并依托太庙艺术馆的巍峨壮丽的展览空间,来充分展示“回溯传统、关注当代、究讨未来”的这一《诗书画》年度展的学术宗旨。
2016.11.26–“三三见久——当代书法九人展”在湖南省岳阳市美术馆开幕
展出山东书法家于明诠、燕守谷、赵长刚,湖南书法家鄢福初、崔向君、胡紫桂,四川书法家刘新德、何开鑫、冷柏青九人书法精品。 九人书法展共展出书法家的81幅作品,或古穆凝重、圆醇含蓄;或清雅妍美、秀逸温润,真草隶篆,各体俱备,笔情墨趣,各显所能。用多元的审美,多样的形式充分展现当代书法家的追求和思想境界。
2016.11.26–“心心相印——当代佛像印六人学术探索展”在山西汾阳山河故人和信隆大酒店同时举行
心心相印——当代佛像印六人学术探索展,曾翔、邹涛、朱培尔、蔡大礼、李逸之、丁宝子六位参展者以佛学文化为题,对传统佛像造型从风格、内容、服饰、姿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印章为载体,用艺术手法展示了佛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6.11.26–“万殊一相·狂草四人展”在甘肃美术馆开幕
展览展出了胡抗美、刘洪彪、王厚祥、张学群四位作者的40幅精心力作,本次展览特色鲜明,狂草四人融入了各自的感情,他们的精神状态决定了草书的表现力。
2016.11.30–“弹指十年——八面风书法作品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幕
八位参展艺术家:李明、周天、万力、田九亭、刘建国、晏晓斐、李锐、卫玮。弹指之间,十年过去了。八个人,八种色彩,八面出锋,在当代书坛崭露头角,演绎着各自的艺术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基调就是他们对艺术坚定的信念和行动,故事的旋律就是他们各自的品质和才华。八面风的成立是燕郊的小号,清新又响亮。而十年后的亮相则是北京的交响乐,和谐而丰富。
2016.12.8–“且饮墨渖一升——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创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
通过展出吴昌硕代表印作“且饮墨渖一升”原印石、吴昌硕篆刻系谱、吴昌硕印谱及后世研究吴昌硕的资料等,展现了吴昌硕的篆刻艺术成就与影响;同时展示后世印人师法吴昌硕的篆刻创作,当代三十位知名印人共篆“且饮墨渖一升”之印,并将吴昌硕其他印语进行再创作,用篆刻设计稿、底稿、修改稿、创作手札等记录了他们的创作过程。
2016.12.11–“写意中国——2016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书法篆刻院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作品在坚持书法篆刻的本体性的同时,探索书法篆刻与美术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探索倡导书法篆刻的多元化和当代性。这些作品深入研究传统,在传统中熔铸大气磅礴的时代精神,以丰沛的才情、浑厚的格调,抒写出时代旋律。
2016.12.17–“当代书法研究院成立揭牌暨 境会东山·燕守谷临沂书法展”在山东临沂市美术馆开幕
当代书法研究院的建立,旨在弘扬中国书法文化,推动当代书法创作的提高和繁荣。当代书法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将定位对当代书法的现象、事件、问题,当代书家个案研究诸方面,推动当代审美观念确立,引领时代观念的进步,以论坛、展览、创作交流、批评年会、出版专刊杂志、新媒体推广的形式展开活动,并聘请当代在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上最具实力的有思想、有艺术观念的著名书法家为学术顾问,聘请胡抗美先生为当代书法研究所所长,以保障当代书法研究所的学术高度和层次。当代书法研究院学术研究以对古代书法史论的重新梳理的方式,对当代书法的创作成就进行总结研究,以此来确立当代书法审美范式和精神追求,探求书法艺术的本体和艺术的真相。
2016.12.20–“书法的解放——纪念井上有一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北京太庙开幕
作为战后日本现代艺术的代表,井上有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这在日本书法家中极为罕见,2016年正值井上有一诞辰100周年。本展以200多件作品呈现了井上有一从创作初期至晚年的经典之作。井上有一的书法,便是自由之道的集中体现。“活着就是要挥毫,宁愿做书之鬼”井上有一如是说。半蹲马步地赤脚踩在巨幅宣纸上,手拿巨大的毛笔挥毫泼墨,这是井上有一特有的“书写仪式”,也是他解放自我、解放书法的方式。
2016.12.22–“当代青少年书画创作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行
当代青少年书画创作研究中心是一个公益的、非盈利性的青少年书画研究机构。为实现中国教育梦,响应习总书记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国学经典教育,通过“完美的人格”教育,使孩子们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具备“良好行为规范、高雅审美情趣、质朴道德操守、深邃哲学思想”。因此发起成立当代青少年书画创作研究中心。
2016.12.24–“全国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在三品美术馆北京馆开幕
由《青少年书法报》主办,三品美术馆、中国书法体验馆承办,荣宝斋在线协办的《青少年书法报》提名“全国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在三品美术馆北京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了胡紫桂、鞠闻天、王墉、林玉梅、蔡兴洲、刘宏卫、杨雯、栾金广、徐右冰、彭双龙十位青年书法家的80余件书法精品,涵盖篆、隶、楷、行、草诸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十位书法家每人创作了一件丈二正书巨作,在展厅中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