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很有爱”的集体

时间过得真快,经过六次集中授课,转眼我的第一个“送文化到西部公益高研班”就要结业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同学们以“二王”特别是《圣教序》为主线,沉入历代书法经典,认真锤炼书法技法,深度探讨书法美学和理论,深入交流学书感悟和心得,无论在技法上还是理论上,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有的入选国展、省展等各种展览并获奖;有的在各类书画报刊、媒体专题宣传,发表文章;有的在用自己的书法所长,在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积极传播美好和正能量……

2a课堂存影(一)

回顾一年时间,感受每一位同学,觉得这个班有别于其它班的一个最大特点:这是一个“很有爱”的集体。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的初心,那一刻的发心、起念很重要。助教张俊东从弘扬传统书画艺术和做公益角度,特惠作品帮助甘肃电视台策划主持了《当代书画名家访谈》。他在对我进行访谈时邀请我到甘肃做一个书法公益高研班。说实话,这些年我手头的事情特别多,越发感到时间和精力不够用,是想集中精力做点更有价值的事,所以拒绝了很多活动。但听他们讲送文化到西部,做公益书法班,我很高兴的答应了下来,并提出要求:第一,我不拿任何报酬。第二,学员学费减半。第三,教师和特困生再减免。这些都做到了,我由衷的快乐。因为我有一个情结,就是西部振兴才是中华的真正振兴。同学之间更是相互帮扶,建立了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情谊,实现了在开班时我希望的:一年的学习,既提高了书法艺术水平,又建立深厚的友谊,成为一生一世的朋友。看到大家都在进步和提升,感受大家兄弟姐妹般团结友爱,深深欣慰,这也是我最初的初衷。

3a课堂存影(二)

我60岁,非常强烈地意识到要学做君子

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单靠技法的精准和娴熟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做支撑。道德二字最为重要,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一个人品德好、德行好,也就是做人好,自然就接近天道。所以我经常和学生们讲:“我60岁了,非常强烈地意识到要学做君子”。随着年龄增加,心里的悲悯情怀越来越重,越来越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越发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越发替别人考虑问题。说到底是自己的内心需要,表面是为别人,其实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平和,甚至自我崇高,不这样做心里反到会愧疚和自责。对一个已经是书法家的人而言,我以前更多关注他字写得怎么样?现在我更多关注他做人怎么样。其实,高格调高境界书法艺术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一年的集中学习还只能说是“师傅领进门”的阶段,想要达到很高的境界,需要穷其一生努力也未必实现。如果非要问我有没有捷径,我想可能有两条:

一是一生沉入经典,不断探讨研究书法技法和书法境界之间的关系;二是读好书做好人,不断提升人生的诗意和境界。

我坚信,一个人做人不好,书法肯定成不了。反过来说,一个书法水平差的人,使出浑身招数去吹嘘,争地盘,抢位子,就一定是不道德的。让我欣慰的是,这个公益高研班也许是因为发心就是做公益,所以这个班很团结,同学都很重情重义。

俊东让我为结业展览和作品集起个名字,我欣然题写了《陇上墨花浓》。甘肃是个人文历史悠久,书法史上名家辈出的圣地,面对文化史和书画艺术史上的巨人和先贤,我们没有比肩成家的宏愿,只想做一朵朵喜欢书法,传播书法艺术的小花,陶冶自己的同时,如果能为他人带去一点愉悦,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将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最后衷心感谢张改琴、翟万益等所有为这个班贡献力量和才情的教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