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626277591333263

 

 冯错墨池首讲,到底讲了孙过庭哪些段子?

过庭无一首诗存世,但他是诗人的好朋友。孙死后为他写墓志铭的是当时写过“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以《书谱》之名继续写《续书谱》的是南宋大词人姜夔。

1-15042H31042546

项穆是孙过庭的知音,黄庭坚是怀素的知音,苏东坡是陶渊明的知音,因为有这些隔代知音在,所以这些经典能够历久弥新。

微信截图_20160821144521

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孙过庭说: “性格决定风格”。荣格要早生唐朝,一定不会跟弗洛依德是好搭档,一定会跟孙过庭研究“书法性格决定论”。

韩愈认为和尚是写不爱好字的,因为和尚“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无所嗜就是无真情,无真情则无书。

(和尚: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空海和尚,日本人成为“日本的王羲之”,空海曾在长安期间临习“书谱”,是为确论。

孙过庭在《书谱》中自己是“吴郡”孙过庭,但是基本处于同时代的张怀瓘却说孙是“陈留人”。何解?因为唐代人“好标郡望”啊。

“王则太原、郑则荥阳、李则陇西……孙则吴郡”,风气所致,对于“志竟不遂,遇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所谓郡望(郡中的贵显家族)不过是家族荣光的追忆和标榜而已 。这句话类似于孔乙己“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基本是一个意思。

微信截图_20160821144327

孙过庭尊羲之而贬献之,我觉得是十足的双重标准,尝试为献之洗白如下,孙过庭《书谱》中认为献之不如羲之的原因有二:1、假托神仙,耻崇家范;2、自称胜父。

其实这两件事献之他爹羲之都干过。王羲之在《白云先生书诀》中说“天台紫真谓予曰……”以及虞世南《劝学篇》中有记:“羲之于山阴写黄庭经,感三台神降”,都是假托神仙的极佳范例,从这点来说,献之绝对是其来有自,继承了家族传统。

微信截图_20160821150021

嵇康说《广陵散》是有一晚上古人传授,跟“假托神仙”的说法类似,看来这种方式不仅仅发生在书法领域。

第二,献之“自称胜父”不对,但羲之公然否定自己的老师卫夫人就对吗?

“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已经上升到“徒费年月”的地步,从这点说,献之“自称胜父”,实属厚道。

u=1464639813,3276352137&fm=21&gp=0

喝酒的人能不能写好字?

羲之老师认为喝酒后写不好,“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秘拭除之,辙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看来喝酒后写的经常不满意,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就张旭老师的创作状态来说,喝酒是必须的,“大醉乃下笔,或以发濡墨而书,既醒以为神不可复得”。怀素也是明确的主喝派,黄庭坚老师因为不能喝酒创作而曾经很痛苦:“余不能饮酒,忽十五年,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

喝还是不喝?这是个问题。

东坡一生写了那么多喝酒的诗,“夜饮东坡醒复醉”是常态,却唯独不喜欢张旭、怀素喝酒。东坡题《张长史草书》就说:“张长史草书必伺醉,或以为奇,醒即天真不全。此乃长史未妙,犹有醒醉之辩。若逸少何尝寄语寄于酒乎?

孙过庭的著名的“五乖五合”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句话:“心情不好不写、天气不好不写、还没有好纸好笔好心情不写。否则反之。”

20141231150818_VXazM

冯错墨池首讲

这么多好玩的故事

这么多猎奇的段子

你却一聊三不知!

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222165211145378611

IMG_2352刚刚

【冯错】

冯错,号逸秦堂。初钟情于宋人手札,游心苏、米。后上溯晋唐,用功于孙过庭《书谱》,褚遂良、二王手札以及《大观楼》诸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南吴门书社副秘书长,墨池CEO。

【作品入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首届全陕青年书法篆刻展

书画印写意宋庄名家提名展

山东省当代青年书法作品展

第六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

山东省第二届书法篆刻小品展获奖提名

书法报30年全国书法展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

首届“陶渊明奖”全国书法展

天地之中全国书法展三等奖

首届“羲之杯”全国书法展

12月30日上午10:00-11:00

冯错首讲第二课

不来听课,2016年都是不完整的啊!

请搜此微信号联系课程专员:mochimaijia

1482741338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