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脱模泥塑艺术,在西藏称之为“擦擦”,即指泥制的各种小泥塑、小佛塔等,凹型模具挤压脱模,然后晒干,有的再经烧制、或彩绘。此物属一种圣物,多流传民间,一般与玛尼石、经幡形影不离,常出现在佛塔、圣山洞窟、神湖边、玛尼堆和转经路上。制作擦擦的模具一般为铜、铁器,也有木刻、陶器,因为此物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它不同于刻玛尼石,或印制经幡,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材料,只要有一个模具和随地可取的泥土即成。所以擦擦百西藏民间供奉神佛的圣物中为数最多。

擦擦分类

擦擦在西藏也是有等级之分的。通常一般所见的属普通的一种,这种擦擦用一般的泥土制作,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制作时在泥佛的背面粘入青稞或其它吉祥物之类,以显示制作者的虔信,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还有一种擦擦是活佛的骨灰与泥土参混在一起制作而成的。西藏历史上,寺庙高僧圆寂后多实行火葬,这是西藏丧礼仪式中最上等的一种葬法,一般只有活佛和上等人才可享用这种”升天”方式。西藏传统习俗中,那些被人们奉为神明的高僧们去世后,人们还要为他修造佛塔,再将用高僧的骨灰和泥土制成的擦擦放入塔中,这样“佛身”可同样赐福于人间。

擦擦的价值

擦擦在藏传佛教造像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其题材大多为上师、神灵、诸佛、菩萨等造像和佛塔、经咒等。无论何种题材制作的擦擦都是传播藏传佛教艺术规范和风格的重要载体。由于擦擦体积小、重量轻,制作简单方便、材料易寻、价格低廉,具有极强的民间性和广泛性,对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图像粉本和推动作用,与金铜佛像、唐卡等一样都是藏传佛教艺术中颇具典型的代表之一。同时,擦擦还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文物等多学科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擦擦欣赏1 2a 3a 4a 5a 6a 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