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假拍、大师满天飞……艺术在中国急速市场化后,当下的艺术市场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拨开重重迷雾,中国画的魅力到底在于什么?如何辨识中国画家中的大师与平庸之作?
下面总结了一些中国美术史里面的画家,按照成就的高低分了五个品。
第一品画家:承前启后者
第一品是承前启后者,他们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又作出建设性的创新,他们这一群人是历史的转折点和连接点,没有他们,美术史将改写。

晚清吴昌硕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书画印熔为一炉,他还有一个创新,就是用了很多西洋颜料。清末民初的黄宾虹是很孤独的,去世以后他有一批画要捐给博物馆,博物馆拖了很久才接收了那批画。他是广收博取的一个画家,作品一般人真的不容易看得懂。
第二品画家:独树一帜者
第二品的画家往往有鲜明的艺术主张,风格独特清新,自成一家。

岭南画派的高剑父也算是第二品画家,岭南画派因为有地域的问题,一直都上不了第一品。关山月有他的独创之处,岭南是非常兼容的一个地方,关山月的作品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西北的石鲁是个性非常强的、非常有反叛意识的画家,“文革”的时候他挨批挨整,又得了神经分裂症。他的用笔是抖动的,他的画很特别,在美术史上一直受到大家的追捧。他也是属于天才型的画家。
吴冠中是一个充满话题的人物,吴冠中的画卖得很贵,一张画几千万元。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他,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在东南亚画商的推介下,很多西方人了解中国绘画是从吴冠中开始的。这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个案。
第三品画家:学者型画家

陆俨少对古代作品临摹非常多,他属于修养比较全面、主要是以作品传承为主的画家。谢稚柳本身也是一个收藏家,各方面的修养很高,他的作品基本上是在传承古人的东西,宋、元的东西他都有吸收,基本上是原样继承下来。但是,他们创新的东西不多,他们的学养很深,只不过自己精神上的东西不够,显得比较缺乏魅力。
第四品画家:技术型画家
技术型画家往往具有超强的绘画能力,但缺乏思想高度,在学术上始终评价不是很高。因为学美术史的人主要是一些文人,比较清高。
明末清初的王时敏,清代形成了一股复古之风,他们的画是把前人画出来的东西加以总结。但没有太多个人见解。元代王鉴,绘画上没有自己独到的东西,但是他的人物画得很好,在中国画史也是很有贡献的。
张大千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画什么像什么,太了不起了,人物、花鸟、山水样样都画得好。
第五品画家:地区性代表
某一个时代某一个地区的画家,在研究美术史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岭南派的开山祖、居巢受清代画家影响,在那个时候他们的画风基本上都是沿袭,在全国来讲他们不是很突出,但是在岭南是作为开山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