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学院是墨池开办的网络和线下课堂,针对千万书画爱好者想要提升书画欣赏,临摹和创作水平的意愿,我们邀请墨池入驻书家通过墨池APP和微信进行网络授课,同时根据情况,鼓励有条件的老师和学员进行面授。
课程专员微信:mochimaijia 课程表

张俊东绘画普及班结业作品展

1袁华银

1967年4月生,汉族,大本学历,中共党员,山东潍坊市人。

1988年始自学书法。

2011年4月始在中国书画远程教育中心书法大专班学习,拜师郭世平

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中国书法函授学院毕业

2012年加入山东寿光市书法家协会

2014年加入潍坊滨海书法美术家协会

2014年始拜师岳奇老师学习篆刻

2016年张俊东老师绘画普及班学习3个月

心得

从2016年8月开始,我在张俊东绘画基础普及班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活。一路走来,有苦有甜,有辛酸有成功,回想走来,我在普及班学习到底学到了什么?

一、普及班圆了我的国画学习梦

书法与绘画同源,书法一直是我的挚爱。在我高中学习期间,我就为书法的魅力所感动,经常在课余时间,拿上一本字帖在不间断的练习着,但绘画却一直是零基础。通过书法屋的墨池,我认识了张老师,萌发了跟老师系统学习的念头。一切的手续办理完成后,我终于成为了一名不惑之年的老学生。

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从笔画开始,从一点一画中找到了学习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年轻,仿佛真的成了学生。虽然我比老师的年令都大,但老师在手把手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当我是学生,我的一点进步他给予表扬,我的一点退步,他提出批评,让我的学习生活变的丰富而又多彩。每天一拿起毛笔,就会兴奋异常,如同我学习书法时一样有了兴奋点,学画梦得到了张老师的点燃。

二、生活变的多彩,人生得以辉煌,绘画学习让我学到了自信

现代人的生活说到底并不是怎么的多彩,每天单调的上下班回家看电视睡觉,无聊而又单调。自从我学习后,我的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每天的读帖,练习,创作几乎是充实了我的所有时间。从芥子园开始,时时在绘画的氛围中寻找着进步的突破口,夜深人静之时与古人交流,在烦闷时与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对话,理解画人与人画,中国画的纲领,在一点一划之中丰富着自己的以形写神,遗貌取神的核心。几个月下来,也广交了许多爱好绘画的书友,朋友,从此生活变的充实而又忙碌,与人交流时也由原来的不成熟而变的信心十足。

三、观察生活,注重细节,绘画让我的工作变的井然有序

由于学习的需要,张老师要求我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细节,尤其是读帖时要高起点,学习高古的东西和大家的作品,我注重每一细微之处的变化,注意线形,章法的平衡,统一,致使在平日的工作之中,我也去这样的要求自己,使工作做的有声有色。

四、学画之道,中庸为先,绘画让我明白了处世的哲理

几个月的的学习过程,让我明白,学习绘画并与做人。看一幅好的作品,从其线质到章法布局,无不存在着变化统一,就如同做人一样,在辨正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统一,在大同中求存异。心平气和的做人才是大道。张老师将这种大智慧交给了我,让我在生活中也大受其益。

绘画是迷人的,大课堂是我等学习者不可多得的一个好去处,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书画学习将让更多的学员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我想由衷地对她说,老师,您让我们学会了知识,更让我们学会了感恩,谢谢您,俊东老师。

2a3a4a5a6a骆伟雄

1963年生,广州。自幼喜欢笔墨,新三届,毕业后从事航海工作,船长。现在公司从事安全管理等业务工作。近年才重新拿起笔,尤喜隶书和行书。也喜欢写意中国画。2015年首届全国书法艺术网络大赛年终总决赛荣获成人组优秀奖,并加入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追寻快乐,挥毫泼墨之意境。2015年11月进入《墨池》交流平台。墨池学院开班,拜赵祺为师学汉碑隶书,在”琪心堂”里开始相对正规的书法学习。随后,在张俊东老师的绘画班学习菊花荷花大写意中国画,学艺见长,受益匪浅。

学绘画之体会

墨池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让喜欢书法、绘画的爱好者可以在此吸收养分,陶冶情操,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更利用了先进的网络,提供教学平台。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提着两条“腊肉”报名张老师绘画普及班(大写意中国画)。种桃种李,种春风,老师就是这麽一个人,为我们播种走向艺术殿堂的种子,如沐春风,现已开始生根发芽,逐渐成长,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长成苍天大树,但毕竟开始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学绘画,学做人,这就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绘画(中国画)的原理,人生哲学,绘画最后就是人本身的升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绘画中去。老师娓娓道来,我就像一块干枯的海绵,不断地吸取养分。对于几乎零基础的爱好者,老师并不将我们看成小学生一般,而是将绘画中最高境界、艺术的高深传授。起点之高,开始不理解,有些茫然,但深入进去后,确实受益匪浅。“眼高手低”学会欣赏经典,尤其是大师级的作品,必须细细品味,学深、学透。后来,渐渐才领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

一点一划,细致点评,叶子浓淡枯湿表现尽致淋漓,学习大师级的精品,下笔果敢肯定,鼓励与指正并重。记得有一次作业题款写的非常随意,自己怎么想写怎么写,以为会得到老师赞许,根本没有章法。下课后老师立即微信说,必须会用经典,带有古意的书法去题款,简直是穷最不舍。书法不好,只会将所画的画高度和品味降低。这以后自己就如何将学汉碑隶书融入绘画中不断琢磨,慢慢有所体会,书画同源,“果敢、肯定”,行笔动作必须一气呵成。虽然还不是十分出色,至少老师指引的方向是正确的,路走对了!才能事半功倍。题款书法内容有了大的变化,这是可喜的,老师的鼓励,自己更加自信了。

慢慢才理解老师对中国画的概述:首先是“简”,做到笔墨简、构图简,但寓意深远;对于学习绘画必须做到“定”状态稳,坚持才有所作为,永远保持恒心、恒劲、恒力去实践;态度决定一切,以平和、平淡,不浮躁 取法一家,深入进去经典。多看书、吸收营养,在“意”上下功夫,通过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绘画到最后就是“人”不单单是“形”,而是对哲学认知,是人生品味,境界格调。中国画之美,是表现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为自己的绘画学习中的每前进一步感到开心快乐。

三个月是如此短暂,但过得非常充实,因为,我在这个班里沐浴阳光,艺术熏陶,享受快乐,更使我明白: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画法技艺以外的能力和修为远高于别人。

骆伟雄2016年11月初于羊城一凡草堂

7a8a9a10a11a12a13a学画体会

清泉,山东临沂人。

跟墨池书画家张俊东老师国画基础班学画三个多月了,收获颇丰。

学画之前应该从学习书法说起,喜欢书法起初是在高中读书之时,参加工作后几易岗位,书法学习随之搁置,二十多年未动笔墨。随着年龄的增长,去年工作调整,方才心静拾笔自学,但终不得法。今年初无意中发现墨池书家网络教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先后报了篆书、楷书班的短期学习。对于绘画,纯属偶然为之,墨池中书法网络班较多,而国画班尚属首次,零基础的我本着书画同源、相互滋养的理念报了张俊东老师的国画基础班。

三个月的学期,转眼已过,回顾期间学习过程,体会有三:

一是制定计划,明确重点。网络教学有别于现场培训,为了使初学者较快地了解和领会中国画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技法,俊东老师专门给基础班的学员编制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计划中明确了三个月内把菊花和荷花作为学习的重点,从基础的芥子园画传入手,临摹与创作相结合,使学员对学习国画有了明细的方向和目标。

二是视评结合,激发兴趣。一开始还担心自己没有素描等任何绘画基础,难以入手。为了消除象我这样的初学者的疑虑,俊东老师从国画的基础知识入手,并辅助视频教学,视频演示菊花、荷花的基本画法要领和构图章法,同时对每一次的作业进行逐个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修改的方法,使基础班的同学们很快对国画产生了兴趣。

三是书画同修,广泛涉猎。书法是深入学习国画的基础。为激发学员们书画同修,俊东老师要求我们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书法的学习,同时对相关书法和国画的发展史以视频加解说的形式给学员加油充电,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班内学员兴趣盎然,热情倍增,学员内部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每个学员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转眼三个月的学习结束了,虽然国画学习才刚刚起步,但喜欢国画的兴趣已然养成,也必将成为今后我在书画学习路上的启明灯,感谢俊东老师!感谢墨池!

141516孙宁军

斋号栖雅斋,六零后,江苏南京人。幼时喜爱书画,无人指点,乱涂乱画;壮时忙于生计,书画中断数十年,常感遗憾;如今年过半百,幸得闲暇,2014年秋重新拾笔,先后临习启功体、石门颂、圣教序、十七帖、石鼓文等碑帖,后与墨池结缘,得良师益友指点,书艺有所长进。2016年夏幸遇导师张俊东,始学写意国画。三个月的学习中,导师口传心授、孜孜不倦;学友们读书、临帖、交流,乐此不疲。虽然时间短暂,但我对书画的认识、鉴赏能力、书画技艺都有了长足进步。今后,我将更加勤奋,更加努力,不为别的,就为自已一生的喜欢!

张俊东绘画入门普及班学习心得

偶然机会看到张俊东绘画入门普及班同学绘画的菊花作品,羡慕不已。正好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小时候会不知彼倦地照着小人书、或素描画册画上半天,没有名师指点是我心中不小的遗憾。看到普及班还剩下唯一名额,就立即报名参加了。进班后,才知道自己已经缺席了几次课,这时班上的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提供前几次授课录音,有的提供老师授课视频,有的提供学习资料,让我感受到同学间的友情与班级的温暖。在之后的学习中,我陪加珍惜学习机会,每周一晚上的授课时间,我都会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听课中我认真做好每一次的听课笔记;听课后,会针对老师课上的点评,系统梳理,反复琢磨,确定自己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随后的几天中,我会有意识地按照老师的指点进行绘画,使自己的绘画水平逐步提高。短短的两个月学习时间就要结束了,细细想来,我的收获颇丰。

一是书画兴趣进一步提升。自从开始学习写意国画,每晚的安排更加丰富,先书法、后国画,或今天书法、明天国画,乐此不疲;随着国画学习的深入,绘画作品也不断得到老师、同学,以及亲朋好友的夸奖与点赞,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学习书画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二是书画认识进一步提高。过去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对书法、绘画的理论知之甚少。此次学习中,张老师不仅在课程中介绍书画理论知识,还推荐相关书目要求同学们课外去读,并且反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一书画同源,写意国画与书法同根同源,相辅相成,国画的用笔正是篆、隶、行、草、楷等笔法的灵活运用,没有扎实的书法根基,是画不好国画的。二国画贵在写意,构图中疏密得当,不要将画面均匀布局,或画的太满,而在寥寥数笔中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意境,这才是佳作。三学习书画应从临习古人、名家开始,如学习国画,应该从临徐渭、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画作开始;临帖、临画要仔细观察每一细微之处,并要达到能够背临的地步,切不可初学就随心所欲。

三是书画能力进一步长进。通过学习,我初步学会,一是用笔,过去写字常常是写一两个字就要蘸一次墨,现在知道了要将笔上的墨写干,写到自己不能控制笔锋为止,努力把墨的干枯表现出来;二是用墨,开始画出的枝叶要么浓、要么淡,现在掌握了浓淡处理方法,枝叶画得更加灵动;三是了解了构图,画前先构图,注意简约、注意疏密、注意落款的位置,等等。

当然,学习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重动笔、轻读书,临习中观察不仔细,落笔不果敢等等;又由于学习时间短,还有一些困惑的地方尚待解决,如如何使书法线条、国画作品厚重、拙朴,而不单薄,如何行笔中做到铺毫,又不至于锋散,等等。

总之,此次学习收获满满,期待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希望还能得到张老师和童鞋们的指导和帮助,祝福张老师和童鞋们在书画的道路上大展宏图!

17 18 19刘莹

1984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无任何书画基础,从小到大拿毛笔的次数屈指可数。2002年的团委活动中结识张俊东老师,对其评论留下深刻印象。一个不懂画的我在微信中看到张老师的山水画作觉得很有意思,渐渐的对这些水墨画有了兴趣,想知道到底怎样区分好坏?美丑?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探其究竟的想法报了这个班,开始了书画学习之路……

学习中国画体会

感谢遇见张老师、感谢遇见每位同学、感谢遇见笔墨纸砚……

学习过程中,老师讲得简而易懂、深入人心。虽然我确实不是个好学生,但对于我而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知道了中国画的纲为以形写神(移貌取神),领为笔墨内韵,画韵人,人映画;学会了简单的书画欣赏、笔墨作画;懂得了写字什么叫藏锋、露锋等等,在这个阶段就够了。还记得我开始学习的时候,工具全是现买的,笔都不会拿,原以为照着画菊花还不容易?事实是没画几瓣花瓣就发现了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烦躁的乱涂甚至后悔报这个班了。因为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那块料,看看各位同学提交的作品更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最关键的我觉得如果不报这个班至少不会让张老师失望,那种感觉让我想起了第一次滑旱冰的无助感。但是事已至此,我告诉自己慢慢画,坚持画一朵花也好,而我确实做到了。慢慢的自己不再烦躁,并觉得挺有意思挺有成就感。虽然说到最后我的作品跟其他同学还是差距很大,但张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直鼓励,让我不断成长。

什么是中国画?纲领为何?欣赏并提高眼力的能力,师傅把我领进门……其实这些并不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与其说我收获了中国画的知识,我更觉得我收获了一位我这辈子不可多得的人生导师和一群墨客才子。此处省略一万字……

20
23 22 2124陈军

1977年出生于福建省的一个山镇——漳平永福镇,永福是知名的花乡,具有小庐山的美称。因父亲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批高中生,俗称老三届,硬笔书法写得好,读小学时没有什么字帖的缘故,常把书本的印刷体当帖子练,时常翻看父亲的工作日记,以此临写,是这样爱上书法的。在读书期间没见过帖子也没有意识要临写古贴,浑浑过了最佳的学习时间段。参加工作后,单位经常组织并鼓励员工参加书画作品展,从中看到了差距,才开始注重临贴,主要临过《多宝塔》、《兰亭序》、《圣教序》,学习当中体会过迷茫与快乐。因书写习惯的弊病,影响书法的进步,为了寻找新的进步,上网寻找书法视频和各种书法平台,因此结识了墨池,结识了张俊东老师,明白书画同缘的道理,看了多期的《墨池直播汇》,因喜欢张老师的书法,了解张老师为人后,不假思索报名参加绘画普及班。张老师虽与我年纪相差无几,却是我人生第一个书画老师。自取名号:拾子,书斋号:燕子窝书画,就这样正式开始学习书画的,执恋书画,活到老学到老。25 28 27 26


 

一元试听书法公开课
请联系课程专员微信

麦嘉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