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是扬州八怪中最早成名者,也是扬州八怪中唯一曾供职于康熙身边的画家,并应康熙命从蒋廷锡学艺,故画笔严谨而有书卷气。后返扬州,始纵笔大写,不免粗犷之习。此册作于乾隆十三年,时复堂五十岁,腕底尚有蒋廷锡余韵而纯熟逸宕已显露自家风骨。全册八开,色墨尤丰富淹润,款书亦俊朗可人,与画笔相映成趣。李复堂的好友郑板桥曾这样说他:“初入都一变,再入都又一变。盖规矩方圆,尺度颜色,浅深离合,丝毫不乱。藏在其中而外之,挥洒脱落皆妙谛也。”就是指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此册正可证板桥所言之不虚。

李鱓(1686-1756),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向有“画仙”之称,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 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李鱓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画风始变,转入粗笔写意,挥洒泼辣,气势充沛,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李鱓为人为艺率真自然,且绘画技艺全面,创作思想自由开放,既能扎实的继承,又锐意创新。在文人写意花鸟画向现代跨越的时候,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开启了清代海派写意花鸟画乃至近代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尺寸 25.5×32.5cm×9;26×32.5cm;25.5×32cm×2

创作年代 1738年作 1748年作

出版:《游方所遇——中国书画》P116、117,日本能力股份有限公司编。

钤印:鱓印、复堂、李鱓、木头老子、鱓、衣白山人、宗杨、小观古阁(朱)

鉴藏印:张氏之升审定真迹印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