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的田黄印章,并不多见。这十二方田黄印,创作于40岁到60岁间,自刻自用,十分珍贵。最重要的,它一代传一代,历经坎坷。
1927年,吴昌硕先生过世,印章交到了儿子吴东迈手中,由他保存。1952年,吴东迈的夫人身患重病,急需治疗,但家中经济捉襟见肘,此时,幸有一位先生雪中送炭,才帮吴家渡过难关。
他叫刘汉麟,吴东迈的儿子吴长邺的同窗好友,上海正泰橡胶厂董事长。听说此事后,他立刻送来400元以解燃眉之急。为表谢意,吴东迈遂将这十二方田黄印相赠刘氏。然而,在“文革”中,作为资本家的刘汉麟首当其冲地成了批判对象。生活在惶恐之中的他,担心十二方田黄石印日后“性命担保”,便将它还给了吴家。但刘汉麟走后,吴东迈认真地对儿子说:“等运动过后,再把田黄印送回刘府。”
“文革”开始,吴家被抄,十二方印一路流亡。先被人私自藏匿,后被上海文物商店,以100元收购。一位懂行的日本人看中买下后,在海关出关时,被工作人员查扣。在退还日本人的购置款后,这12方田黄印被封存在了上海艺术品库房中。
1981年,“文革”查抄的私人物品物归原主后,吴长邺找到了刘汉麟,在征得同意后,以刘汉麟的名义,将见证了吴刘两家友谊的12方田黄印捐给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