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估计没人不知道

作者就是大诗人陆游

陆游亦工书翰,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书论有《论学二王书》。草书出自张旭,行书源于杨凝式。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

1致仲躬侍郎尺牍

淳熙八年(1181)的夏、秋之间,浙东一带水灾不断,造成严重的饑荒。当时陆游虽刚从江西解官,闲居浙东家中,对百姓生计相当忧虑。十二月时,陆游就曾写信给将前往处理赈灾事宜的朱熹,殷切地盼望他能尽早到来,舒解民困。而在翌年(1182)初,朱熹到任并前往婺(今属浙江金华)、衢等(今属浙江衢县)州视察灾情时,陆游便写这封信札给曾逮(信中的仲躬侍郎),一方面祝贺他升迁,一方面也寄望对方在朝廷能对当时浙东一带的水患尽点心力,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2尊眷帖

释文:

遊惶恐拜問契家尊眷,共惟並擁壽祺。鏡中有委敢請,子聿六粗能勤苦,但恨不能卒業。函丈若不棄遺,尚未晚也。張七三哥□貧可念,官期尚遠,奈何。每爲之心折,顧無所置力耳。三丈亦念之否。遊惶恐再拜。

本幅鉴藏印有“宋荦审定”、“凇洲”、“江恂之印”、“德畲借观”以及成亲王、成薰等。

此帖内容为委请类,即陆游委请函丈帮助其幼子子聿完成学业。帖中言及的子聿为陆游之幼子,据陆游年谱知其生于淳熙四年丁酉(1177年),是年放翁53岁。“镜中”指绍兴镜湖即鉴湖,故此帖当书于家中。

此帖结体颀长,笔画劲健,转折点画精致爽利,既可见杨凝式、苏轼及黄庭坚书法遗意,又自具面目。

3自书钗头凤石刻

陆游20岁时同表妹唐琬结婚,夫妻感情深厚。但陆母不喜欢唐琬,逼儿休妻。陆游屈服于礼教,不敢违抗母命,只得与唐琬分离。十年后的一天,陆游与唐琬在沈园不期而遇,当时唐已改嫁,陆亦另娶。陆游一时感慨万端,就在园中的墙壁上挥笔题写了千古名词《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雨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此次邂逅不久这位才女便抑郁而亡。

4陆游《北齐校书图》跋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