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瀑写生

“高山流水”是山水画家经常表现的题材之一。提起泰山的著名瀑布,人们普遍会先想到登山路径中大众桥上的黑龙潭瀑布以及南天门下的云步桥瀑布。那里,山高水长,气势撼人,会给每位登临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泰山天烛峰景区的千尺瀑布却很少有人知道,一是到此游览的人很少;二是只有在夏季雨水盛期,千尺瀑的真容才会出现。它像是藏在大岳深宫中的佳丽,难得一见,因而也增添了许多神秘感。乙未夏日酷暑,我与友人相约选择从天烛峰景区攀登泰山,亲临仙鹤湾畔,观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千尺飞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用来形容当天的泰山飞瀑是再妥当不过了。高山流水,烈日当空,从天际高峰奔泻下来的千尺瀑,如同一条从天空直下飞舞的白链,一波三折,接天连地直奔山下,最终消失在大岳深谷。瀑布发出的阵阵声响连同松涛,汇合成泰山自然的交响曲,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图一、图二为本次写生场景)

1图一

2图二

写生步骤:

1..用淡墨勾勒出画面的基本结构、主体山峰和瀑布流动的走势,确定右边山体与右下方水潭的位置,需强调画面构图的完整性。(见图三)

3图三

2.把右边观瀑的房舍位置安排好,逐步深入对山峰顶部结构的描绘,加上松林树木,以映衬瀑布在山体面上的变化,重点把控好山石与树林的关系及山顶部点线的细节变化。(见图四)

4图四

3.用淡墨染出山体的基本结构,用笔要慢,顺着勾勒的笔线染,用笔要有变化、有节奏。把主瀑布水流的线性画出来,再将小瀑布染出空白即可。(见图五)

5图五

4.加上山左边远处的山峰,要与主峰形成呼应,用笔要稳健。再用淡墨把主峰的空白处勾填一下,把右边房舍用淡墨染出。于整个画面协调好墨色,加上山顶建筑。最后题上款识,完成写生。(见图六)

6图六

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其论著《林泉高致》中言:“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讲述了一个画家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的重要性,饱览、饫游,常处常乐的林泉之心,是每一位从事山水画学习创作的人必备的功课。现在交通便捷、信息传播迅速,生活条件同古人甚至与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相比,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外出写生采风十分方便。可是条件优越了,画出的写生却少有奇思妙想之作,基本都是按图索骥、照本宣科。画面完整具体,笔墨也讲究到位,但为什么画出来总感觉有所欠缺呢?我想,那些作品缺少的不是能力和技艺,而是对传统山水画观念和传统文化观念的理解,即李可染先生提出的风景画与山水观的问题。如何运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畅神奇想”的理念,使“操笔欲动令众山皆舞”“以大观小”的气魄得到充分的发挥,应是当代山水画写生创作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