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戎辂表》
此帖(如图)又名《贺捷表》,所贺为克关羽父子之大捷,较上述钟书均略早。关公经五关、白马而饮恨吴下、白衣之轻舟,徐公明由横野、马鸣而长驱樊城、襄阳之连营;同乡英豪,坎坷殊途。朝堂捷报,亦做浓墨“履险冒寒”之慨叹。波波磔磔,存古韵而盼新歌。
其间隶意悠扬,隐隐迟疑又左邀右拂,似若不宴则不为快。临此帖,左右之态须要留心。虽然循法做合度之笔墨,便是不僵不俗之书文,神妙亦有分差。若将前述之行笔写此《戎辂》之感慨,而不做枕戈之铿锵,纵有形同亦无趣。或关西大汉捏红牙板,或二九女郎负铜琵琶,总是不类。履险冒寒胡马啸,微熹待旦野田行;梦中飞鸟惜年少,雾底长帆载志诚。
此为楷书法帖,即因其神。如何摹写神采,在胸纳实而笔转虚,著意于旁而发力于中,飘扬旋转自有其重,一絮飞远,千条舞回。居繁华而不忘形真,眺川流而常记累土。留得些往昔,好做隽逸风姿之生发。放出些笔画,更写醉里鼙(pí)鼓之洪深。时时研墨内观,以学钟书行思之茂盛。
相关链接:
陈思《宝刻丛编》四库本:汉建安二十四年闰月九日上(《诸道石刻录》)。
杨宾《大瓢偶笔》杨霈校本:魏钟繇书《戎辂表》(建安廿四年闰月九日楷书,海宁陈氏《玉烟堂帖》本)。
杨震方《碑帖叙录》上海古籍社本:魏钟繇小楷,末署“建安廿四年(219年)闰月九日南蕃东武亭侯繇上”。又名《戎辂表》,亦见于宋人《汇帖》中,宋欧阳修以年月不合颇疑其伪,黄伯思考之《魏志》则以为真。笔法坚厚,与《宣示表》迥乎不同,然不失古隶之意。现见于《秘阁续帖》《郁冈斋》《宝贤堂》《玉烟堂》等帖中。
王学岭临书脞语(十五)
书迹,神也。
较之前贤,王右军之论,兼及姿形势力,而尤重于制造神思。以痕迹之偃仰成姿态之安稳,筋骨之敛藏作风神之爽朗。将急缓之对仗为起势之盘旋,心手之直曲写自然之妙趣。一纸之间,回荡无穷之境,一画之内,涤沥万古之思。扬波腾气,绣彩翻纹,皆是为其精神。未忖风行而案头书动,谁知雨过而方塘虫鸣,是境界与神气者。于形容处,新而更新;筋脉处,健而又健;意志处,严而至严。一务斯道,悬历岁年而不惰。发动精神,导引规矩,寻变体以适我,赋精微为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