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粲 字民望,号简庵。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沈度之弟。沈粲8岁通《孝经》、《论语》、《孟子》,1O岁能真草,13岁时父母双亡,兄又发配云南,他独自闭门读书。家贫无纸,在墙壁上悬腕练字,其书法飘逸遒劲,名重一时。与兄沈度同年被成祖召入秘阁,授中书舍人,官至大理寺少卿,与其兄齐名,人称“大小学士”。度以婉丽取胜,粲以遒逸见长。

1粲尤工草书,学宋克而参以锺繇情旨,行笔圆熟,意趣遒逸。丰坊《书诀》称其“学宋克而得锺(繇)体,大非其兄所及”。

他博学多才,喜提携后进,品性高逸,不拘小节。晚年专精行草,门外求字者常不断,并长于诗,70岁辞官归乡。

2沈粲因字写得好而做了官。书法宗明初的宋璲、宋克,草书行笔圆熟,遒劲骏逸,被人们称为“草圣”,名擅一时。他的《梁武帝草书状》笔笔挺劲峭拔,转折峻利,通篇章草与今草夹杂,然而自然天成,神情贯注,洒脱奔放。因章草捺脚的率出,形成字字独立,很少连绵,但行气极为流贯。因此,王世贞称他为“章法尤精,足称米南宫入室”。

3沈粲得到皇帝的恩准,遊覽宮苑,並以藻麗的詞句,歌頌皇家園林之美。此幅楷書與章草二體並用,楷書精整,草書則是將三世紀時古樸的書體化作華麗的,講究技巧的書法。末一行出現較放縱的連筆草書,好像逐漸從拘謹的筆法中,解脫出來。

4《草书千字文》局部

沈粲墨迹传世甚少,此卷《千字文》为应友人徐尚宾索求而书。同卷书法行笔疾驰,流利酣畅,有龙蛇飞舞之势,雄伟优美,笔道瘦劲,铿锵有力,转、捺之笔有古章草意趣,是他的代表作。后幅有清高士奇题跋,前后钤有清内府收藏玺印。《江村书画目》、《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5《草书诗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