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里巎巎(1295-1345) 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色目康里部(蒙古族)人,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康里巎巎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以书名世。幼年时在皇家图书馆受过充分的汉文化教育,后来做过文宗和顺帝的老师。他是个廉洁、正直的大臣。子山书正书学虞世南、锺繇,行草宗羲献。草书犹得锺王笔意,劲圆毫雄,极具个人特性。其学书极其用功,传云可以“日写三万字”三倍于松雪道人之“日书万字”,的确令人惊叹!《元史·本传》云:“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书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

1草书诗书卷之《李白古风诗卷》 纸本 35.0×63.8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高岛菊次郎氏寄赠)

2 4 3释文: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前水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故人, 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 谒帝罗公侯。 月(落)上阳西, 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 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 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 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 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 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 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 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愆尤。) 黄犬空叹息, 绿珠成怨雠。 何如鸱夷子, 散发棹扁舟。

闲书太白一诗。子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