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作为明王室后裔,正生活于明清交替的历史时代,对他个人的人生境遇来讲,无疑是一个悲剧,但却也成就了八大山人艺术的独特魅力。他有一首题画诗曰:“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直指他的绘画意境与情感。他的花鸟画无论大小,无不饱含凄楚,画中形象孤寂、苦闷、愤世,整体调子低沉,造成一种冷僻、苦涩、孤高的美感。这样的审美观付诸于山水画创作,必定也是追求超然物外的心境表达。

八大的山水画近师董其昌,远法董源、巨然、郭熙、米芾、黄公望、倪瓒诸家。他早期的山水画中,圆润的运笔有着董、巨和黄公望的遗踪,墨法则参照了米氏云山,而某些树石的组合形式,显然取自倪瓒。但是,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却又强烈地感觉到八大的个性。尤其到了他艺术风格成熟之后,他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不在拘泥于丘壑的结构安排和体面塑造上,而是把更多的心思落在笔墨自身的讲究以及对心境的表达上。此时的山水画构景简洁,几棵孤树,几块山石,笔墨于枯寂萧索中透出浑厚朴拙之气。

1 2纸本墨笔,共10页,每页纵25.5厘米,横24.8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此件《山水花果册》无年款,从画上署名看,应是八大晚年所作。本版所选这两幅册页,一繁一简。构图繁复的一幅,景物刻画浑然一气,有意识地消融空间的视觉透视。构图简洁的一幅,章法奇特。画面大胆地舍弃中景,从前景直接跳跃到远景,两棵形象清寂、孤傲的树挺立于一片空旷和空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