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1913-1976)原名陈福贵,号壶公,今年是他诞辰110周年。20年前的1991年10月,上海举办过一次规模较大的《陈子庄画展》,当时媒体的宣传用语是“上海画家看好陈子庄作品”,横看竖看都觉不舒服。陈子庄作品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用不着你“看”,本来就“好”,而眼前的“看好”一词,大有行情看涨的意味,这其实违背了陈子庄画画做人的本意。
陈子庄画画立意很高,目的很明确,他说:我们“并不是为画画而画画”“必须要以民族、国家的前途和民族文化的长存不衰为前提”;“我们作画,其社会的作用是牵引民族思想”“切不可好名贪利,把后人教坏了”(《陈子庄谈艺录》)。如众所知,他当时像一切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处于“困厄”之中,但画中绝无自我表现者的苦闷抑郁与穷愁迷悯,有的只是一片光明。他的山水小品创造了当代巴蜀山野间平凡生活的动人情境,趣味平淡悠长 。陈子庄一向注重绘画作品中的哲学意义,同时也看重绘画中的逸格,认为“逸是逃逸——从内心到形式均逃逸了,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因此他从精神世界中寻求体悟,由此升华到对物象的理解,最终呈现于绘画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