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董其昌 仿大痴山水卷 嘉德2012秋拍 成交价828万元
董其昌阅尽天下名画,收藏宋元大家手迹尤冠绝一时,他醉心大痴,收藏黄公望的作品有三十余件之多,超然玄对,陶然胸中,出笔便欲与之争工。此图即仿大痴,石矾临江,草长树密,青山廓外,烟水接天,写的是江南明净旷远的秋色。辛丑春日,董其昌四十七岁,正是他被排挤出朝托病告归之时。他托迹湖山,潜心禅悦,寄情翰墨。此作便是他寄寓苏州虎丘山时的遣兴之作,笔墨之中颇有一种恬适之气明净之色,虽称仿大痴笔意,但已别出蹊径风规自具了。
卷后有董其昌好友陈继儒诗题及董氏十六年后之题识。知此卷当年为赵凡夫所藏,凡夫苏州人,名光,博学善书,尤以篆书名动一时。隐于寒山,故其昌跋中及之。乾隆时此卷入毕秋帆之手,秋帆富赀财,收藏古书画甚夥。卒后以涉案抄家,估计此卷即于彼时而归之内府,被著录于《宝笈三编》,清末为逊帝携出遂流入民间。徐邦达《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及《清故宫旧藏书画录》并记之。
曾经毕沅(1730-1797)收藏。沅字纕蘅,号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题识:辛丑春日虎丘山居,仿摹大痴笔意。
后纸:
1.陈继儒(1558-1639)题:雨过郊原新暑消,好风如水泛长条。千山尽在垂杨外,更逐秋光渡烟桥。陈继儒。
2.董其昌题:苍岩曲曲水斜斜,茆屋高低浅带沙。车马城中尘似海,多应不到野人家。丙辰(1616年)春日,同眉公游天池,访赵凡夫寒山,持余旧作出示,乃廿年前故物也。复题一首于尾,自愧聪明不及前耳。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