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据张俊东先生采访录音整理,分别简称“张”、“董”

张 我们不是一个只做技法的一个栏目,不做只讲书画技术的栏目,我们已经把书画艺术很多时候都上升到人生的这种层面上。所以我想到一个问题,也是墨友们所关心的问题,董先生您做了一辈子专业主持,现在又在勤奋画画。您觉得您学书画艺术,对于您的人生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董:书画艺术显而易见是植根于文化当中的,要没有文化的这种营养肌,那你根本就不会长高也不会长的健壮。

2董浩先生直播现场

张对,文化是书画艺术核心。董:文化是书画的核心和根本,“源”。因为有一点绘画基础的人都知道,坚持绘画三年到四年,相当于我们大一大二的时候,你会觉得技术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或者技术不是问题,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你的修为,你的思想冲破牢笼的一种解放,个性的解放,以及你怎么样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世界,这些东西对书画是起决定作用的。

3董浩先生与张俊东先生交流对谈

张是的,这是一个综合修养的问题。董:对。所以作家有这句话“语不惊人誓不休”,其实我们的美术创作,也是在寻找这种不可能中的可能性。这种挑战,如果说只是个技术就像泥瓦匠一样,或者就像庖丁解牛屠夫那样,那就可以不这么玩命的去做,你所说的狂热也好,或者勤奋也好,或者与生命赛跑也好。实际上我现在,为什么,其实没有人催着我,我都觉得是自己有一种感觉。就是有的时候突然有冲动了,不画不行,有可能下半夜三点钟,我就蹑手蹑脚的就下楼。然后我一下画到天亮,然后再去睡觉。这是一个很自在的,也很享受的过程。灵感就像瞬间的火花,你不抓的话,它可能就成铁渣了。你给抓住它让它燎原,用星星之火燎原,然后燃烧了自己,然后你再通过自己的笔端,把很激动的东西画出来,然后再传达给别人,或者传达给观者,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遇到的瓶颈也好,创作瓶颈也好,还有修为当中的瓶颈也好,实际上它主要是这个。在创作当中突然出去了方向,实际上不是具体的技术问题,这你都有体会的,你书法写的很好。反过来你植根于文化,这样的话你会使自己的主持状态。甭管你是主持少儿节目,还是主持成人节目,你都会有一种文化的味道,这种感觉。

而且我们主持也是需要炉火纯青,之所以达到这一点,也是属于你的文化往外溢。三点水。溢出来的“溢”。

4现场观众记录下董浩先生作画场景

张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董:“溢”,我老讲这个故事,这个溢和泼是不一样的。泼是接完以后,啪。再泼出去了,这属于就是小人乍富的那种,就是表面化的做作的表演的有文化。

假设一个盆的话,它下面应该有个口,接着自来水管。满了以后它再溢,它是有根基的。“溢”的状态是我们文化人,包括文艺人应该追求的这么一个永久的方向。所以呢,我这么多年,主持也好,朗诵也好,甚至长篇小说的朗诵,包括中外电影的配音,都是基于此。

5董浩先生为作品加盖印章

张您这个回答太好了。能不能这么说,董先生,您说的意思是,其实是您是通过书画艺术这个载体。去承载您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态度?董:一个是载体,我把它当做一个能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然后让它进入你的文化的这种。 张您说的对,进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后,您走的更深了。主持、朗诵等等变成了您书画创作最深厚的积淀。董:恩,可以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