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久见折天颜,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襄王再莫恋巫山!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万圣节在中国流行?
每当节日来临,朋友圈便会出现各种“妖魔鬼怪”的照片,以及各种关于万圣节的话题,大家都沉浸在万圣节即将到来的喜悦里,买道具、买服装……浓郁的节日味道不知不觉弥漫开来。
似乎已经没有人知道,此时还有个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节日:寒衣节,正在到来。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头日”、“烧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在古代,农历十月初一左右是冬天的开始,此后天气渐渐变得寒冷,人们担心在冥界的祖先衣物短缺,祭祀的时候除了要带香烛、纸钱等祭品之外,还会带上一件必备的东西——冥衣,所以叫“送寒衣”。
别看寒衣节名字吓人,其实并不恐怖,事实上这是一个应保持愉悦心情的节日。因为祭拜送寒衣的时间正是阴气旺盛的时候,此时大家可以缅怀,可以感恩,但是切勿带有悲伤的情绪,伤心难过的情绪容易招来阴邪之气上身。反而应该开开心心,让冥界先人也能感受到你生活地开心快乐,让和谐的气氛代替悲伤的情绪。
关于寒衣节的来历,其中一种说法,特别有意思,即是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而这个精明的东汉商人,乃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蔡伦造纸出名后,其兄蔡莫仿造之,因质量不及蔡伦所造之纸,故常常积压。为将积压的纸销出去,蔡莫之妻慧娘想出一个办法:一天,她佯装死去,躺在棺材里,蔡莫悲痛欲绝,大放悲声:“慧娘啊,都是我害的你呀,因为我造的纸卖不出去,把你害成这样,我真该死,我要把所有的纸都烧掉!”一边哭,一边把纸抱到慧娘棺材前烧,烧一阵,哭一阵;哭一阵,喊一阵。
突然,棺材内的慧娘有了声音,围观的人非常惊异,这是怎么回事呢?慧娘一边从棺材里走出来,一边装腔作势地唱:“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钱能做买卖,不是丈夫把钱送,谁肯放我还阳来,”唱了许多遍又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我到了阴间地府,阎王让我推磨受苦,丈夫向阎王送了钱,阎王就派好多小鬼帮我推磨,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他就打开地府的后门,放我回来了。”
蔡莫装模作样地说:“我并未给妻子送钱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慧娘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到他父母坟上去烧。在场的人认为烧纸能让死人还阳或在阴间少受罪,都来向蔡莫买纸烧。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蔡莫的纸销了个精光,因此改变了困境。由于慧娘“还阳”的日子正好是十月初一,因而每到十月初一,人们就要给死去的人烧纸。
不管这是不是真的,但不得不惊叹古人的促销手段。
啦啦啦
墨池也在这个“愉快”的节日里
搞“事情”咯
心经套装
第二件半价咯
在寒衣节祭祖祈福的同时
心经也会帮助您
静心、净心、安心
心如止水,方得境界
☟
快来购买吧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