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其实最早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讲的一句名言:“书者,心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
“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小女子我虽然写得一手丑字,但耐不住我有颗奋发向上的八卦心啊!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古代书法家的“黑暗面”,此黑暗面绝非彼黑暗面哦……
一天赋异禀or天道酬勤郭元祐(1292-1364)
幼年右臂受伤,遂以左手写字,号“尚左生”。晚年行书拙而后工,别具一格。
高凤翰(1683-1748)
高凤翰,扬州八怪之一。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1737年(乾隆二年)寓扬州长寿庵,病痺废右手,始用左手书写,自号“丁巳残人”(砚史年谱)。
林散之(1898-1989)
双耳失聪,七十三岁右手被沸水烫伤,拇指与食指粘连,其后亦改用左手。林先生曾明确告诉傅抱石三女傅益瑶,写字不用指力,所用之力“离手指越远越好”,傅理解为脑力,进而神力。
这些书法家有些天生左手利,有些经历挫折习得左手之技。甚至格局更上一层楼,实乃艺术之幸,书法之幸!
二男权下的惊世之才蔡文姬
蔡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本人也是鼎鼎有名的大才女,其父父亲蔡邕创造了八分字体。蔡文姬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韩愈曾说:“中郎(蔡邕)有女能传业。”蔡文姬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
卫夫人
晋代著名书法家,她可是世人皆知的“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撰有《笔阵图》一卷,全面深入地参考了有关的书法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她在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
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也是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虽然其作品传世极少,但从后人评述中也可窥见一二,如唐朝的张怀瓘在《书断》中称赞她的书法“为其舅(指公公王羲之)所重。”;唐人李嗣真《书后品》称赞她的书法“雍容和雅,芬馥可玩。”
三有权还是有才⛄不会书法的皇帝不是好政治家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使得唐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李世民尤爱王羲之之书,其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长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传世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等。
宋徽宗赵佶
赵佶自创书法字体“瘦金体”, 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
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清圣祖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皇帝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曾以擅长书法、专学董其昌的沈荃为师,受其影响,亦极其推崇董其昌的风格,将“海内真迹,搜访殆尽”。
康熙皇帝善于用书法辅助政治,他频频颁赐诗文、碑文、匾、扇等,除了节庆和游览的应景之作,大部分都带有明确的政治色彩。
书法既为寓意,当自出新意。苏轼说过:“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自出新意,是书写自我的情趣;不践古人,是别出心裁的创造。所以还等什么呢?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