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清(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敬亭山农,安徽宣城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四次北上会考,不第告终。后家道中落,郁郁无所处,寄情诗画自娱。

梅清的山水画远承宋元诸家,近学沈周的笔墨技法,又曾与石涛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年居住于宣城敬亭山近10年,与梅清相交甚契。梅清在《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中写道:“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公写黄山云,去染瞿硎衣。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何时公向岱颠游,眉余已发黄山兴。”梅清后来专画黄山,即受到了石涛的影响。

1 2纸本设色,共8页,每页纵26厘米,横33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山和家乡宣城是梅清绘画中最着力表现的题材,作品有《宣城二十四景图册》《黄山图册》《白龙潭图》《黄山天都峰》等。他曾屡登天都、莲花、云门、光明顶、文殊院、狮子林、炼丹台、西海门等百余处黄山胜景,深为天下第一奇山所陶醉。在《赠慕潭黄山十六景》册上,他自题“余游黄山,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可见黄山对他创作的影响。他画黄山从写生入手,同时又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突出黄山奇、峻、险、秀的意境,风格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此件《黄山图册》是梅清晚年的精心之作。全册共8开,分别绘天都峰、莲花峰等黄山八景。梅清画黄山之法有三,一以线条勾勒为主,二以墨色渲染为重,三是熔勾勒与渲染于一炉。此图册便采用了这三种方法绘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