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活了81岁,仅次于乾隆。他最大的罪过,莫过于处死岳飞了,后来被金打得退守江浙,改年号绍兴。此行书《千字文》是宋高宗在58岁时写下(距离岳飞死去32年整),改篇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我们可以看出他此刻心情颇佳,这倒给人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觉。
亚明(1924~2002年),安徽合肥人。原姓叶,名家炳,号敬植,后改名亚明。1941年由部队送淮南艺专学画,此后从事木刻和宣传画创作。
亚明认为: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因而创作中注重以人民、传统、自然为师,不拘一格,扬人格精神,抒心底情怀。1960年后,由人物转向山水,成为新“金陵画派”重要画家之一。
亚明自部队转业到地方后,结识了当地的一批国画家——吕凤子、钱松岩、周怀民、秦古柳。当时美术界非常时髦“取消国画”,他却激流勇退,公开批判这一荒谬观点,并于1953年改画国画。
同年到南京,在江苏省文联筹委会负责美术工作,开始了他的美术领导生涯,和吕凤子、傅抱石、陈之佛、钱松岩等一批大师朝夕共处,专攻中国画,擅人物、山水。
七十年代后期,亚明开始以古代诗词名篇为题的山水画创作,为“文革”后期的山水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寄希望于一些传统的题材,探求中国画永恒的意境、趣味、气韵,从尘封中找回传统的笔墨,恢复失去知觉的传统笔墨,从而使传统的中国画薪火续传。
亚明以50余年的卓越艺术实践和成就,在中国美术领域特别是对新时期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亚明同时是一位非常注重传统的画家。 他主张“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他提出国画去向应是立足继承民族文化传统,面向生活,融汇外国美术之精华,以促进其艺术的不断拓展。亚明艺术之作既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延续,又溢满着新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