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学员续费 任丘张强 他是怎样一位老师260

本周五,张强老师的五方书社书法研习班又要开始新一期的教学了。

整理名单时我发现,有15位学员都是此前报名过张老师课的同学,其中有6名同学继上次续费之后,这次再次全部续费,继续跟张强老师在墨池学院五方书社学习书法。

这个100%的续费是为什么呢?

我问了几位同学,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春天同学的回答很实在,因为看到老师那么努力,自己不好意思不努力……

60845287663845385

 

然后是被我问“怔然”了的“澹澹潇痕”。

昨日,小欧问我于怔然,为什么始终要追随张强老师学书法?凡事,需要知道一个为什么,因为可以把这件事看清楚,看彻底。始终不渝追随张强先生,我可以告诉我自己的理由,概括起来,如下几点:

一是先生的艺术理念、态度和修养,先生提出的“清正大雅文”的书法理念,是最初吸引我的东西,而且从先生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个书法人知行合一的艺术态度,集合认真与勤奋、博而求专的艺术修养。而且我深深知道,这些东西,既可以从某件作品里集中体现,又远非作品所能涵盖。

二是先生的艺术品格与教育情怀,一个人的艺术品格与人品是有分别的,但两者紧密关联,传统艺术索形而求神,这个从形到神的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反映这个人的艺术认知,艺术追求,艺术理想,从中不难分辨出这个人的部分品质和性格特征,更反映个人和艺术的融合程度,展现出这个人的艺术品格,就有了高下贵贱之分,从先生身上,可以清晰看到的是一种艺术的高贵气息,以及敢于个性的精神视野,这些,基本决定了人可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实话讲,从师择师嘛,师者的教育情怀,可能比上面说的那些更加重要。从我们相处的细节里,有些切身的感知,更让我看清楚的,便是一些思想的交流,比如对田氏兄弟的讨论中,我深深感受到,张强先生出于对书法的热爱的一份继承和繁衍的自我使命感和责任感,源自继承和发扬的这种使命和责任感,是教育情怀的基石,从而使先生在书法教育实践中,真心真意,认真负责,真抓实干。

三是先生的艺术教育方法,大大突破了技术教学的藩篱,直入艺术主题,抓本舍末气质优先,提倡边临边创的学习方法,这么做的过程,恰恰是书法教育最为精准便捷的途径,艺术能力的提高,艺术眼界的开阔,附着于艺术学习实践之上,不但快速提高了技法水平,而且使技法习得更加巩固和具体。而这样的教学途径,却极大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的本领和不厌其烦的耐心。先生很好地做到了,我们每一个学员身上既有彼此的影子,而且个性区别鲜明,这背后,正是先生无私而深刻地付出,也正是先生这种精神,使得我们五方书社这个团体,充满对艺术的热情,人性的温暖,活泼的气氛。

“雴”同学从20年前开始回忆。。。

说起自己学书历程,要从二十年前开始,那时候刚步入师范大门,对于一个从农村里走出的我来说,真的是大开眼界,见了世面。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学书也就从这一天开始。

师范课程当中每周有一节写字课,书法老师是从当地群艺馆外聘回来的。第一节课给我们讲了对于我来说真是天方夜谭的一课,二王、欧褚颜柳、苏米赵董……。接下来的三年都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都是拿起毛笔无章无法的横涂竖抹,虽然有的时候临帖,也就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懂书法的真谛,只记得老师让照着帖写规矩写像了。师范一毕业,练习书法也就戛然而止了。

直到两年前全国中小学学生开设写字课的时候,我也重操旧业,重新拾起了毛笔。继续照猫画虎,唯一比以前条件好一点的就是,网络上各大书法论坛,文本视频资料,唾手可得。去年偶然的一次浏览看到墨池APP,安装以后,真的是眼前一亮,不单是书法爱好者相互切磋的胜地,更有一百多名中书协的高手,能让我们随时浏览他们的精心之作,随时点评自己的作品,这对于眼界狭窄的我来说,真的是如鱼得水。墨池板块的每月竟临让我对学习有了更大的信心。由于书家板块让我结缘张强老师。

我被张老师的清正大雅文深深吸引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张老师为微信好友,没想到张老师接受了我的请求。缘分从这一刻刚刚开始。三月份的时候,张老师在墨池学院招收学生,有幸成为张老师的弟子深感荣幸。

墨池学院的教学方式很适合我们这些不能直接拜在老师门下学习的人。

俩个月来,在张老师的人格影响下,我们这个班团结友爱,诙谐幽默,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相处融洽。没有好的师生情谊,同学情谊,书艺不可能相互促进,不可能有这么快的进步。老师天天在微信上陪伴着我们,不分白昼、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书法理论;在墨池学院每周给我们详细的点评作业,磁性般的声音,精准的专业语言,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见解,对待艺术的那种严谨,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从对书法的懵懂到现在的一知半解,都离不开张老师的辛勤付出。

墨池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张老师给了我艺术的全部。感谢墨池,更感谢张老师。

最后我们看看老班长“凌云”怎么说

《学书与择师》

墨池欧哥问:“你为啥连续跟着张老师学书啊?”

是啊,为什么呢……

开始时,其实老师有些让大家吃惊的。一方面惊于如此大的作业量;另一方面惊于老师上来就带我们直面书法理念的交锋。

似乎有同学不太适应,问:老师是不是先跟我们说说技法?

没思想,技法再好有什么用!而且技法不是满大街都是,你们只有用最少、最自然的动作写好字就行了。老师如是说,又再次强调:我追求的是清正大雅文,教你们自然也教这个。

回头想想,有成就的艺术家哪个不是有所坚持的?虽然那时对于清正大雅文还有些懵懵懂懂,但对于这种艺术态度还是非常认同与佩服的。

而当我们还不到一个月时就被老师逼着写出了自己的书法创作时,都有些懵了——自己什么时候居然可以创作了?

这就是大量书写的结果!毛笔对于古人,就是电脑出现前的铅笔、钢笔、圆珠笔对于当代人,时时接触、时时使用,笔感自然生成了,技法慢慢就生成了。这样生成的技法是已经被你们消化和掌握的,自然可以丢开字帖写其他内容并创作了。老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其实这么早让你们创作,也是推动这种消化与掌握过程。

有时候觉得老师有些拙于言,什么清正大雅文、什么屋漏痕其实听得都有些稀里糊涂的。结果一天看到一老外的庄子读后感,有些明白了。文中认为疤丁、轮扁的学习过程是从“本然”到“自然”再到“必然”,也就是神乎其技近乎道的一个过程,而“必然”这个过程其实是无法言传的,因为那已经被修炼成无意识动作了,既然无意识自然无法说。

中国古典文化本来就有些玄乎,但取法乎上还是知道的。只是取法乎上已经被说烂了,能坚持的又有多少呢?号称法随二王的,很可能出来一片柔媚墨迹,说到底应该还是信念不够坚定的缘故吧。这么想着,老师似乎是个认死理的人,这在当今之世太不容易了!让这么一位先生领着,至少减少很多走岔路的风险。

有时候,人是有些被虐倾向的。早就发现老师给我们指的路或许是条最曲折蜿蜒的路,但还是欣然接受,因为路尽头包括沿途的风景似乎绝美。

拜网络所赐,曾接触以西方美学空间解构理念一字一字拆解研究书法的;曾接触跟着书展跑不停琢磨获奖的;曾接触自得其乐给虎字加个虎头给龙字加个龙头的……路很多,我还是选老师这条充满坎坷但风景绝美的路吧。

另外,不得不提的原因,还有我的同学们。学问,学问……应该是个交互、碰撞才可得锤炼的,更何况书法修行还牵扯到修身的层面。想想也是运气,五方书社居然聚集了这么一群真诚、认真的学书人,这何其宝贵。我们从来不怕作业多,因为我们爱写;我们从来不怕被批评,因为我们知道同学老师是以做学问的态度提出批评观点;我们从来不怕给老师同学作品找茬,因为我们觉得这是难得的修炼机会……

如此种种,好像觉得一辈子都可跟随的样子呢!

凌云(喵星篮子)

还有不善言谈的“云淡风清”和还没来得及问他的“景观墨色”,

愿六位同学继续跟随张强老师在书法的道路上探索未知。


THE END

另外,11月2日晚张强老师的公开课第一讲

一元试听

点击此处 查看详情

813156798876656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