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2年到1948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他们是: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代)、徐世昌、曹琨、蒋介石、李宗仁(代)。
他们的书法墨迹,是怎么样的?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汉族,中国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的首脑。早年在朝鲜发迹,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他下令解散国会,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悍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后来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皇帝尊号,不久后去世。他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争议的是戊戌告密、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事件。
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汉族,湖北黄陂人。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入海军服役。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投靠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袁世凯死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为脑溢血在天津去世。黎死后,以国葬的形式葬在土公山(现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附近)。
冯国璋(1859年-1919年),汉族,字华甫,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人,明代开国勋臣冯胜的后代,北洋军阀首领,曾任民国代总统。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1903年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统。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后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徐世昌(1855年-1939年),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水竹邨人、弢斋。直隶省天津府(今天津市)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今河南省卫辉市),祖籍浙江宁波鄞县,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冯国璋代理黎元洪辞职所余第一任大总统任期后,1918年,徐世昌获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支持,选举为第二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曾是袁世凯的支持者,与北洋军阀关系密切。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日本特工人员找北洋派人物劝他们参加伪满傀儡政权,到1939年6月他死之前,日方几次设法争取他的合作,始终为他所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