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现江苏镇江)人。乾隆35年(1770)探花。王文治少年时即以文章、书法闻名乡里,聪慧过人。
王文治书法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尤其是对联作品,尤为飒爽。
乾隆二十一年(1756),翰林院侍讲周煌奉使琉球,邀年仅27岁的王文治前往,琉球人即视王文治翰墨为宝,至今日本许多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还珍藏有他的墨宝。乾隆二十五年(1760),王文治考中进士,殿试第三名,授国史馆编修,后升翰林侍读。乾隆二十九年(1764),王文治出任云南临安(今建水)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