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据了解,海昏侯墓目前共出土了一万件(套)文物,竹简有五千多枚。其中已发现的有《论语》、《史记》、《医经》、《孝经》、《医书》以及筑墓的赋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在主墓出土的众多竹简中,公布了两张竹简图片,这两张竹简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竹简反面写有“智道”,正面写有: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多书于一面,此简正反两面均书文字,当为一卷竹书的篇首简。
“智道”即为“知道”,当为此卷竹书的篇题。汉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上就将《论语》中“知者乐水”一句写为“智者乐水”。
由此可知,这枚竹简上所书写的“智道”,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齐论语》第二十二篇的篇题——“知道”。
专家断定,“基本可以确信,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确系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
终于,我们知道了,一千八百年来,无人知道的《知道》。这大概是史上最长的坑了吧
《论语》分三部分,古论,鲁论,齐论。
古论就是破壁找到的古文经版本,后来落入孔安国手里,但现在应该是不见了;
鲁论就是鲁地流行的,简单易懂;
齐论就是齐地流行的论语,比起鲁论,齐论多出了《知道》和《问王》两篇。后世只知晓篇名,而不知完整的内容是些什么。
考古发掘一小步,都是语文课本一大步。当年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就造了十几个题出来,这次出5000余枚竹简这么多!!!
《论语》按下不论,惊喜的还有,海昏侯墓中居然有《史记》啊!!!
两汉时期《史记》是作为“谤书”而被贬低的。《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0年,刘贺死于公元前59年,至多相隔31年啊!什么概念,很有可能是初版《史记》啊!《史记》已被后世修改得面目全非,如果初版能被成功解读,不知多少历史将被颠覆!!!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
注: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在位27天皇位即被废黜。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封地在南国江西。
▲海昏侯墓出土了超过10吨200多万枚五铢钱,不过汉书记载,有光禄大夫月薪一万二,而且汉武帝时不少人用五十万免死罪一等,刘贺同时期的大臣丙吉家里有一千多万。
▲海昏侯刘贺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的孙子,基因遗传。所以史书记载他热爱歌舞音乐,还是挺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