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线质

我们知道:儒家讲和合(中和)、道家讲阴阳、佛家讲虚灵,

这些用在书画中和美的线质上,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苍润的线质。苍润的线质一般是书画最高的线质形式。

如下图:

1林散之苍润的线质

2绘画中也是苍润的线质,所以书画同源

3黄公望苍润的线质

4张迁碑苍润的线质

5石门颂苍润的线质

白砥君曰:用笔绵实,和缓,富有节奏,使苍涩由线丝及涩节转为极细小的点的组合,线两边毛涩,古人所谓“锥画沙”、“屋漏痕”正是。这种涩感,既苍老又温润,是中和美中刚柔两极反差极大又极为奇妙地融合的结果。如黄公望、黄宾虹、林散之的部分线条,另如《张迁碑》、《石门颂》等。

6第二:结构

7我们看《爨宝子碑》,结构因字异形,奇正相生,打破常规。有的长方形,有的正方形,有的扁方形,且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结构奇特,显得天真活泼。

风格质朴而浑厚。康有为评价:字字如古佛之容。

8第三:呼应

9字与字之间要连贯,它们有的虽然字字独立,但气脉连贯,即上下连贯,左右亦连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注意以上三步,书法就可写好。

当然,这是步入书法“道”的门径,不会走弯路。要想有更好水平,应该对“儒释道”有全面的解读与体悟。

以上是书法既简单又深奥的入门—书法“道”之门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