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嘉庆甲子夏寓兴岩佛庐,遇灵隐见初禅友行游于此。往来旬月,见其行持修洁,颇志于书学,有永禅师风,因乐与之游。今将归虎林,书此十字以赠其行。完白山民邓石如。
钤印:白文印“邓石如”、“顽伯”,朱文印“家在四灵山水间”、“日日湖山日日春”,共四方。
附:王佩智《西泠印社旧事拾遗1949-1962》
文物收购中,还有一件事值得讲一讲,上海有个藏家叫魏廷荣(1890—1974),一辈子东西收藏很多,但连卖带送人,还剩下一幅邓石如的狂草对联,就是现在孤山印人书廊里那幅“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石刻。邓石如的书法,隶书、篆书多,草书不多,狂草就更少了。这一幅他珍藏了一辈子。刚同他接触时,他说没有什么东西。当他听说是西泠印社来收购的,很高兴,拿出来说这是精品,要是一般商人来我就不说,是不是请你们领导来谈谈。我一听是精品中的一流,就告诉他们,一要收回来,二不要弄的太贵,经费有限。他们又去问价钱多少?魏廷荣爽气地说,其他人来收购我不卖,西泠印社来我不要钱,这幅对联能归西泠印社是它最佳归宿。因此,我不要一分钱还很高兴。我们想不要钱不行啊,我们是收购的,不能白拿你的。他说,你给我钱我就不拿出来了,很诚恳的态度。怎么办?我说,我们请客,国际饭店,高规格的。我、高式熊、王树勋几个人。魏廷荣很高兴,把夫人也带来了。曹漫之也说来的,吃饭的时候有事就没有来。我代表西泠印社向他敬酒,对他捐献邓石如名联给西泠印社的高尚行为表示感谢,祝他们夫妇健康。魏廷荣很气派的,说今天我请客,菜我点,钞我付。我说,那不行,你捐献字画,哪能让你请客。他说,你这番心意我领了,但这客由我请。我说这为啥呢?他说,你们是杭州,我是上海,你们到上海来,我是主人我请客,以后我到杭州你请客,那时你是主人了,我绝对不请客,他这个人很直率。争来争去,他说你请客我退席,东西也不给你们了。我说我们印社去收购,人家生怕给钱少,你不要钱还请客,风格高尚。这样东西就拿回来了。
书画社程元珍那时是会计兼保管员,她就放进抽屉里。过了一段时间,中 央 田 家 英等在杭州写“九 评 ”,休息的时候,来书画社看字画、喝茶,是交际处长赵世忻领来的,还有几个工作人员,来了就到处翻,田 家 英在抽屉里翻到了这幅字,大喊一声,叫大家快来看,这幅对联我找了好几年了,今天终于看到这幅对联。大家评论了一番,都说是精品。临走时,田家英说这幅字我借去看看。中央来的人,毛主席的秘书,不能不借,这一借十天八天没消息。程元珍哭了好几次,见人又见不到,大家又埋怨她。去找赵世忻,赵说,这些都是高级领导我也没有办法。王树勋找我,说拿不回来怎么办?我去找市委分管书记、省委宣传部长都说没有办法。最后找林乎加书记,他说,人不是走了吗,你早给我说呀,人走了,你让我上北京啊。咱不能让省委书记为这事上北京啊。以后康生又来西泠印社古旧书店,谈到田 家 英借走的这幅字,他说,他是应该送回来的。但就是没有拿回来。64年国家文物出版社出版一本《邓石如法书选集》,是一个朋友送我的,这本书的编辑是邓石如的后人,北京大学的。里面第61幅就是这幅对联,上面还加了田家英的印章,成了他的藏品,拿去出版了。我们收到这幅字时特别高兴,但又很遗憾。这件事是我们收购工作中的一段佳话,也是一段憾事,两种风格鲜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