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绢是中国书画的载体,古人认为,“纸寿千年,绢寿八百”,认为纸绢比金石还要长寿。确实,在我们今天看来,许多刻在石头上,铸在青铜上的文物,早就灰飞烟灭,可是借助纸绢,却使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献。
纸绢收藏一直都是市场上比较冷门的一项小众收藏,虽然不起眼但藏品的收藏要求极高,正因为如此在国内也从来都没有一个真正权威的“纸绢收藏专家”。
既然说是纸绢收藏,当然要求是空白的,起码是没有大面积使用过的纸绢,才算是标本,这样对藏品的要求就很高。前代的一些书画大家,例如吴湖帆、张大千等,都有收集古代纸绢的特殊爱好,因为纸绢的质地都较为细致,最重要的是,古代纸绢没有“火气”,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笔。
据说张大千逝世之前还剩下6张宋代的纸绢,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可见他也舍不得用如此珍贵的故纸。
特殊的纸绢也是收藏家所喜爱的,金笺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般来说,金笺分为泥金和洒金两种,泥金就是整张都布满金箔,由于用金量大,比较贵重,而且通常都有皱褶(因为涂满金箔以后纸变得厚而硬),保存很困难。洒金的又分为大片和小片,还有大小混合等多种。
当然是金箔的密度越高越好,金箔的成色越高越贵。清代的洒金纸,成色做得很好,而且不容易变色,成色通常是黄色。有些时候可以从一些清代字画的诗堂(裱在画心上面用于题诗的地方)的地方发现有空白未写过的洒金纸,这些都有很高价值。
旧纸还有一种门类也是近年收藏家所喜爱的热点,就是清代至民国的信笺,一般以有颜色和花纹的为贵,文物界有个雅号叫“花笺”,在古代,花笺是平常人家写信用的家常之物,不过今天能完好保存下来的属凤毛麟角。
花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不过现在能见到实物的只有宋纸,明代笺纸空白的已经近乎绝迹,清代的也只有清末所做的流传还比较多。不过花笺的黄金时代也是在清末,北京和上海都是制作花笺的中心。
收藏者通常会认着几家著名的笺铺,北京的清宓阁、荣宝斋,上海的朵云轩、云蓝阁等,都是百年的老字号,大的笺铺手工通常好一些,而且纸的质地也好,一般来说,时间越古老,套色越复杂,刻工越好的花笺,价格越贵。
古代的纸绢如此珍贵,
恐是舍不得使用,
但若想直抒胸臆,
不妨来试试墨池的方格绢纸!
墨池 方格白金绢纸长卷
尺寸:0.35×20(单位:米)
间距:4cm
价格:120元(原价150元,上新打8折)
喜欢
请尽快下手吧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