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作画和疯子吵事就象一对孪生子。偏执和认死理。

有些文人在作画时的状况以及言谈举止象极了疯子。荷兰的凡高、中国的徐渭是典型的代表。

荷兰后期印象派大画家凡高,是一位以其独树一帜的画风、荒诞不经的行为、令人悚然而惊的举止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闻名遐迩的传奇式人物。塞尚曾称他为“狂人”。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小文杜里认为:“凡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

1然而,这样一位艺术大师生前却备受社会的冷漠。长期的恶劣条件下无休止的作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萦绕心头的忧愁和郁闷使他患了精神病。除艺术之外,他得不到一丝人间的温暖。最后,他终于毅然决然地自己结束了那短促而宝贵的生命。

徐渭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因仕途受挫,一度发狂,精神失常,蓄意自杀,竟然先后九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后为好友张元忭(明翰林修撰)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徐渭的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徐渭的书法与沉闷的明代前期书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徐渭处于祝允明之后,他和祝允明一样学书的路子毫无例外是属于二王一脉,他倾慕王羲之的人品书艺,作为同乡人,他对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但给他的影响最大的是宋人,其中取法最多的米芾。他在《书米南宫墨迹》一跋中激动地说:“阅米南宫书多矣,潇散爽逸,无过此帖,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见。”没有广泛的研习,是不会作出“潇散爽逸”的恰切评述,可见他对米芾的深悟透解。徐渭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很难为常人能接受,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他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又曾在《题自书一枝堂帖》中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这也难怪,“知者”又有几许?

2徐谓·李白行吟图

凡高、徐谓皆疯狂人士,行事做人画画不可理喻,却被不少文人士子奉若神明。这说明文人有着凡俗间不可理解的怪脾气。画家如此!!中国古代文人亦如此!!

与他相类的像宋代的梁楷,秉性也不一般,梁楷为宋画院待诏,今日我们都见过他画的《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六祖斫竹图》等作品,大多笔墨豪放,简极而生神。据载其山水、花鸟、人物及道释鬼神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故得宋宁宗钦赐佩金带的”荣遇”,但其个性狂放不羁,不受约束,竟然不受,将金带挂于院中不辞而别。故人称”梁疯子”。

3徐渭·六祖斫竹图

古今中外风格鲜明的画家几乎多少在个性上有些特立独行,人与画合,这种从骨子时透出来的气息,无论形式上如何修饰都无法掩盖的。八大山人朱耷、青藤老人徐渭,他们脾气的乖张载于美术史,画界中人可谓尽人皆知,就连白石老人也有”别人骂我、我也骂人”的时候。

文人和疯子,你说怎么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