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毛笔时,应根据用途去选。写行书、对联、扁额时,可选用羊毫笔、羊毫柔软、锋嫩,用途较广。紫毫、狼毫笔质坚硬,弹性好,短锋用于楷书,长锋用于绘画。兼毫则刚中有柔,均可用于书写、绘画。毛笔的大、中、小三个号码是按毛笔头的长短,粗细来划分的,使用者要按书画大小选用型号。笔头最长的“鹤脚”有12厘米长,最短的“须眉”仅有1.5厘米。笔头“肥”的楂笔,直径有8厘米长,而描花用的笔最“瘦”,笔头细如棉线。挑选毛笔是挑毛尖。笔头要尖、齐、圆、键,即:笔头的锋颖既尖锐似锥又要圆润,笔头既要修削整齐,笔尖又要丰满,富有弹性。一般笔杆多用凤尾竹、湘妃竹、花竹、紫竹制成。挑选笔杆时要看笔管是否圆正光滑,不瘪、不裂、不弯、不斜,长短适度。笔杆上有篆刻的,要看它是否镌秀清晰;有镶嵌的,要看是否曲雅古朴。
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毛笔的种类很多,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所制。所以人们往往以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一般分为硬毫笔、软毫笔与兼毫笔三种。
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其他硬毫笔,如山马毫、石獾毫、猪鬃笔等,笔性特别坚硬,一般初学者尚未掌握运笔归规律,不易选用。
羊毫笔 羊毫笔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软于紫毫笔,由于羊毫较细、较长,适宜于写大楷及擘窠大字。
2.鸡毫笔 鸡毫笔是用雄鸡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软于羊毫。
3.胎毫笔 胎毫是初生婴儿的头发,其性能极柔软。南朝萧子云(487-549)就使用过胎毫笔,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三)兼毫笔
“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于硬毫与软毫之间。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以加强其弹性。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毫笔,运笔无需多少技法比较省事,因为笔会帮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笔,一旦拿起羊毫笔来顿感寸步难行。相反,如果你初学时即用羊毫笔来练字,虽说开始时难度大一些,必须用提按换锋的方法才能写出合格的笔画来,但也因此而学会了使用软毫笔的方法,随着联系时间的增加,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这时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笔来写,会感到轻松好使。
二、 选笔的窍门
古人对毛笔的要求很高,必须符合“尖”“圆”“齐”“健”四项标准,称之为笔有“四德”。
尖,指笔头要尖,也就是笔毫凝聚在一起时要锋利。圆,指笔的四周遥远壮饱满,成圆锥状,不可在某一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话,写到这一面时笔画就会出现缺角,不够圆满。齐,指笔发开以后,笔毫的长度要内外一致。检验的方法是,将发开的笔用手指把笔毫捏扁,使笔尖如油画笔似的呈扁平状,这时可清晰的看清笔毛的长度是否一致,好的笔应该齐平划一,书写时齐心合力,笔画圆满,起倒自如。差的笔笔毛往往高低参差,书写时在转折挑剔或出锋处常有笔毫露在笔画之外,古人称它为“贼毫”。健,指笔毫要有弹性,笔力挺健。笔按下去,笔毫铺开;笔提起来,笔毫自然回复到凝聚状。差的笔按下后就聚不起来,说明杂毛多,笔力不健。
三、新笔的使用
新笔使用前要把笔头上的胶水泡开,这叫“发笔”。发笔时切忌用开水烫。因为开水一烫笔毫会弯曲变形。应该用温水浸泡,令其慢慢的自然发开,切不可性急的将新笔用力揿压,这样会把笔毫折断,使用时会脱毫掉毛,影响毛笔的使用寿命。对待考究的好笔更应爱惜。为了不让其笔锋应接触盛水容器的底部而受损伤,可以设法让笔空悬在水中,让其自然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