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有些像走路。从蹒跚学步开始,慢慢地变得稳健,既而能快步如风。至于竞走运动员则更是不得了。学习书写何尝不是这样?都要先找来范本——字帖,从一点一画的描摹开始,逐渐将学习面铺开,广泛进入古人状态,有的人走得更远,奔向自由,成为我们心中的书写家。当然,行走之中免不了磕磕绊绊,免不了摔跤,但爬起来仍得继续前行。

1书写有些像吃。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具体了,知道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书写也是一样,好的字帖,是人参燕窝,若不及时吃下,岂不失去机会?名碑名帖历经大浪淘沙,是书写大家智慧的结晶,应成为我们取法的对象。临帖像似经过烈火烹煮的满汉全席,营养丰富,吃起来享受。

书写有些像睡。小的时候,偶尔有了忧郁,或者遇上些小的病痛,母亲会摸着我们的头说,睡去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临帖是一种精神按摩,真的能帮助人克服烦躁,恢复精力。书写者在与字帖的反复摩挲中,能闻得出古人书斋的墨香,看得见前贤清瘦的指头,辨得清智者额头的皱纹……

一帖临完,我们仿佛从酣睡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书写有些像搏斗。书写有时就是同古代书写家争斗。我们一次次在经典书写作品面前顶礼膜拜,一次次在美妙绝伦的笔墨跟前惊诧莫名。书写名帖像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我们必须战胜自己的怯懦,从匍匐中站起,勇敢地走近它们,通过细细研读,琢磨其中的一招一式,悟出那些不可言传的道理。书写之中,我们往往被古人征服,但在较量之中,我们也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书写是一种孤独。生活在孕育书写家,书写家也在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渴望一个宁静的空间,在孤独中点亮灵悟的火把。农夫只有在孤独中耕耘,才有好的收成;学子只有在孤独中寒窗苦读,才能学有所成;文人只有在孤独中呕心沥血,才能创造出好的精神财富,书写家只有在孤独中磨穿铁砚,才能成就作品的风格。

真正的书写注定孤独。书写不宜在太快乐的时候进行,人在快乐的时候往往难以入古。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使人眼光短视,得意忘形。书写也不宜在富裕的时候进行,富裕的膏脂多了,脑子转动就慢了。古代书家以贫者居多,过饱者是不大懂得贫者的书写的。

如果说临帖是一种“积累”,那么创作就是一种“燃烧”,也就是说,书写家一方面在“积累”,一方面在“燃烧”。书写创作与我们进行别的活动不同。书写不仅可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更重要的是能给世间留下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