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于右任《行书五言联 》,请赏析:

1作者: 于右任

尺寸:173.5×44.5cm×2

拍卖成交价:RMB 3,680,000

于右任此书《行书五言联》“与钟山不朽,为民族争光”。上联盛情赞扬葬于钟山脚下朱元璋,下联即是对于明王朝的回顾,与新生政权的希望。擘窠大字,结字取北魏碑刻书势,结体扁宕松阔,间以行书笔意,点画劲见坦荡,纵横之气逼人。以其形神具备,宽博大气为世人所称道,此幅对联,曾双钩镌版悬于明孝陵以振精神。实可谓举重若轻。于右任无论从书法功力,或是个人情感,题此楹联皆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人选。惜明孝陵数经兵燹,刻版早已不存,所幸此件原迹由金铁芝保藏,弥足珍贵。诚如任题所云:“永永宝藏之,虽十五城勿易也”。

于右任 《魏碑五言联 》,请赏析:

2作者: 于右任

尺寸:135×32.5cm×2

拍卖成交价:RMB 1,725,000

晚清时期,崇碑之风盛行,于右任亦寄情碑版,每日临池不辍,曾有诗云:“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于右任早年所作书法,明显带有北魏墓志的风格特点,但又不拘于碑刻僵死之流弊,点画宽博大气又不失灵动。堪称晚清以来碑帖并长之典范。此件楷书五言联,以魏碑笔法书之,方正瘦硬。起笔收笔多为方笔,沉稳劲健,入木三分,若刀劈斧凿之感。笔画间飞白自然,料于氏书写此联之时,早已成竹在胸,落笔镇静飞动,神完气足。代表了于右任早年魏碑书风的典型风格。

于右任《 1925年作 行书孟浩然诗 》,请赏析:

3作者: 于右任

尺寸:131×63.5cm

创作年代:1925年作

拍卖成 交 价:RMB 2,070,000

于右任先生早年临习北碑,日夜不辍,奠定了于氏书法上结字宽博,笔画开张的个人风格基调。于氏虽然长期浸淫于碑版,但与清末碑派书家不同,他的书法融汇了各家流派之所长,形成了非碑非帖又亦碑亦帖的独特风格。即于氏所追求的“碑楷行书化”和“行书北碑化”。于氏主张学习书法“不可不取法古人,亦不可拘泥于古人”,“临是搜集材料,写是消化吸收”。此件行书《孟浩然诗》便是于氏以多年北碑临习为基础,自身消化吸收后再创造的最好表现。通篇以魏碑体势结字,以行书笔意书之,法度严谨,笔画处理上又十分灵活。

于右任 草书《古柏行》 四屏,请赏析:

4作者: 于右任

尺寸:181×44.5cm×4

拍卖成交价:RMB 1,840,000

释文: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于右任先生于现代中国文明作出的最大贡献便是创立了标准草书社,并将“标准草书”发扬光大。而于右任也因此博得了当代草圣之美誉。所谓“标准草书”,即是将历代草书汉字作系统归纳,整理出草书书写的系统规律,并制定出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这四个标准。于右任自谓标准草书是“为过去草书做一总结”。以“标准草书社”所刊草书千文为例,于历代草书名家作品中,集字而成。单字独立,注重每个字的草写方法,而淡化字与字之间的连带。于右任所作草书,即是对于标准草书的最直接的诠释。于氏早年取法北碑雄奇宽博一路,后逐渐将帖中行草融合其中,至此作之时,已完全跳出古人窠臼,自成一家。此作草书《古柏行》四屏即是于右任草书的代表之作。此作以草法结字,轻重提按,笔画灵动。虽字字独立,鲜见连带,但通篇观之,仍能感受到一气呵成的通顺连贯,这便是中国书法所追求的“笔断意连”。于氏此作四条屏通高六尺,全篇一百六十余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足以代表于右任草书创作的最高水平,通过这件作品领略“标准草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