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 1743-1805), 号完白山人。清代杰出书法家、篆刻家。年少时便喜读书、好刻石,稍长拜师学艺,不分昼夜寒暑,苦学书法、篆刻八年,尔后卓然成家,自成体系,成为“邓派”掌门人。他刻印章,追求变化而不造作,孜孜以求的是在坚硬的石头上“写”出书法的意趣,后人评此为“印从书出”。他的篆刻,时而密不容针、时而宽可走马,与前人相比,每每新意迭出,令人叫绝。(如图)

1 2笔歌墨舞

3 4家在四灵山

5 6边款:古浣

7灵石山长

8 9完白山人

10我书意造本无法

11 13 12淫读古文,日闻异言

14 15这位邓山人不但书法诸体精绝,连刻印款也各体俱备,不拘一格。大多数时候,他操刀刻印,通常是先写后刻,用的是“双刀法”,精雕细琢,慢工细活。当遇到要用小草书做款字时,他便借机偷偷懒,干脆用锋利的刀角在石上直接“写”出来,这样一来,无意中频现奇趣。他尤好刻长跋,有时候,在方寸石头之上,他竟然不厌其烦,刻上洋洋洒洒数百字,或叙述经过、或抒发感慨抑或晒晒诗才,趣味横生,令人动容!

如为毕兰泉所刻“意与古会”一印,四侧竟刻下密密麻麻的行草长跋多达258字。

16释文:意与古会

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