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兰亭学习会里的书友交流,被问到两个问题:1、为什么有人会说颜体中有篆籀气?2、竹山堂跟颜鲁公其它书法有很大不同,以前觉得很丑,现在越来越感觉好,后世是不是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关于颜体中的籀气
颜体中,早期的多宝塔是没太多篆籀气的,只是后期渐渐生些相近的气息,比如竹山堂连句,甚至颜勤礼、颜家庙等都有。其实,很多人可能就那么一说,多没有明白颜鲁公晚年的书里有篆籀气,并不表明他的书法从先秦籀书而来,没有证据说明他学了籀书。
但是,说颜鲁公书里有篆籀气,可能也有这么几点因素:
一、他的笔法,尤其晚年笔法骨力洞达,基本上都出自中锋,这与篆书的行书方式是很接近的;
二、他晚年作品里有苍莽意象,雄浑大气,有金石味,有可爱意,各种意态,与先秦人籀书是有相接之处的。
三、目前来看没有证据表明颜鲁公专门学习了篆书,但大唐当时篆书未断了承续倒是真的,比如颜氏家庙上就有李阳冰的篆额,虽然颜鲁公笔下的篆籀气跟李阳冰的玉筋篆气息不同,但说明当时是可以接触和学习到前人篆书的。其时是否有参考前代篆书笔法呢,这个难说。
至于竹山堂连句,我在几年前就在微博上向书友们推荐过。后来转发过一次,这是当时写的内容:颜有巍峨大气却过于精研,后世写颜大家自《多宝》入,却多得意于《竹山堂连句》,不刻意求工而多变,以左右呼应得整体大气势。
竹山堂是颜鲁公晚年时期的作品,其时已经不专注于技法,在意趣上的处理已臻化境,有人书俱老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