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在意——第三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6)”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詹建俊,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伍皓,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许江,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张祖英,中国油画学会艺委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闻立鹏,以及钟涵、阎振铎、罗中立、谭平、尚扬等众多艺术家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郭润文主持。许江、吴为山、徐里、阎振铎、范迪安分别致辞。

许江说,油画双年展已经是第三届,第一届的主题是“在当代”,第二届的主题是“在场”。这一届的主题是“在意”。三届都是“在”,这个“在”指向了绘画置身其中、息息相关的重要境遇。本届的“在意”这个“意”是中国文字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字符。它不可思议地囊括了若干截然不同的意念。从跨越物象之上的理念之意,到事物与事件内在的蕴含之意。这种“意”仿佛无所不在,却又扑朔迷离。

中国油画双年展自2012年举行首届之后,每两年举办一届,2016年,油画双年展也迎来了第三届。此届油画双年展以“在意”作为主题,分为“意之笔”“意之象”“意之外”三个部分,通过展示32位油画家的150余件作品,来探究写意美学在当代绘画中的表现。展出的作品既有前辈艺术家的探索,也有年轻艺术家的尝试,展览呈现了近百年来中国写意油画的探索历程。参展艺术家来自不同地区,充分体现了艺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来的多样性。

“在意”的主题既可以表现在画家的用笔上,形成“意”之笔;也可以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形成“意”之象;还可以表现在境界的追求上,形成“意”之境,而对于“意”的反思和突破,可以说是“意”之外。因此,展览依据意之笔、意之象、意之外的线索来进行结构。

在展览中,“意之笔”部分着重表现画家在用笔方面的技巧以及通过笔触营造出的意境,这部分展出了阎振铎、赵开坤、许江、杨培江、任传文、赵险峰、李江峰、陈焰、罗奇、张海虹等艺术家的作品。

“意之象”部分则重在呈现艺术家在描绘对象典型形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部分的作品以人物画为主,展出了陈天龙、罗中立、戴士和、司徒立、闫平、黄菁、章晓明、孙纲、吴维佳、石建军、李荣林、彭斯等艺术家的作品。

“意之外”部分的作品重在体现艺术家运用油画这种西画材质在表现意境方面的成就,其中包括部分抽象作品。这部分为观众呈现了尚扬、王怀庆、胡项成、丁方、王焕青、冯放、段江华、肖飞、李枪、韦加等艺术家的作品。(附图为此展展品)

1闫平《我不想矩着》

2陈焰《虚妄28》

3丁方《云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