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悲催的人生
“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考官,乱棒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启功:自撰“三字经”墓志铭
启功:自撰墓志铭,著名书法家启功因病逝世,享年93岁。

骆一禾:年轻的灵魂
中国诗人骆一禾是海子诗歌卓越的阐释者,去世时年仅28岁。他的墓碑上,刻着自己的诗句:“我的心是朴素的,我的心不占用土地。”

陈景润:数字达人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的纪念碑近年落成,碑的外形为阿拉伯数字“1”与“2”叠加在一起,象征着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所取得的(1+2)的重大突破。
类似的墓志铭还有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他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
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还有物理学家玻尔兹曼,他生前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他的墓碑上只写着他发现的公式“S=KlnΩ”。
沈从文的墓正面,用了先生遗作《抽象的抒情》中的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是一首是藏尾诗,即“从文让人”。
聂耳:亡灵之歌
聂耳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清华大学立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先生虽去,其风犹存。

张岱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以下选自他的《自为墓志铭》,如此不吝笔墨地细数爱好,也是让人看醉了。

武则天:无字碑
历代的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武则天作为唯一一个女皇帝,墓碑上却空无一字,一直都是一个谜。
是自认为功德非文字所能描述,还是自知罪孽深重,不愿再写?大概也只能留待世人评说了吧。
韩信:十字一生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生死一知己”,指的是萧何。
当年韩信一直未得项羽重用,负气出走,萧何月下追韩信,并推荐给刘邦。后屡建战功,被封为淮阴侯。
刘邦称帝后,猜疑韩信,韩信与夏阳侯陈豕希密谋造反,此事被萧何识破,诱韩信到长宫中,被吕后斩首。
所以后人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存亡两妇人”,第一个妇人指的是漂母。
韩信从军前,贫困潦倒,食不果腹,差一点饿死。
多亏遇到一位善良的洗衣妇,将韩信接回家中,将养十数日,才保住了生命,才有了后来的“封侯拜相”。
第二个妇人指的是吕雉,韩信谋反未成,萧何诱捕成功,被吕后斩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