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凝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承大唐之上启大宋之下,以一己之力填补了唐末至宋初书史上的空白,成为五代最闪耀的星星。

在唐末近百年时间里几乎没再出什么大家,整个书坛对艺术的取向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大唐没落雄风不再,已经写到极致的唐楷成为无法突破的高峰,压抑得后人透不过气,此时的书坛全面沉寂。直到杨凝式横空出世,他以雄冠五代之笔力,启迪了一场书法史上的大革命。

杨凝式又称杨疯子(杨风子),在洛阳长期处于一种佯狂不羁的状态,洛阳两百余寺庙,他提起大笔在人家墙壁上一面面写了一个遍。只有这种人才能摆脱强大的唐人法度束缚,所以在他这里开启了对唐人书法的继承、反思与意识觉醒,启蒙了宋人尚意的书风。

宋四家都不同程度地受他影响。黄庭坚写诗赞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其下笔丰富多变,人言能出千面,面面皆不同。

杨凝式,韭花帖▼

2韭花帖,清乾隆内府藏本,现藏无锡博物馆

韭花是从传统二王菜圃里长出来的一朵精致秀气的花,清新别致格调高雅,今人行书多有取此一路。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3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承袭颜鲁公三稿笔意,运力沉练老笔纷披,大得苍劲古朴之意趣;用墨枯润相间虚实相生,极尽萧散悠长之意韵。东坡书法亦得益于此。清人刘熙载《书概》云:“景度书机括本出于颜,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然学行,不衫不履其外焉者也”。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4杨凝式,夏热帖▼

5神仙起居法与夏热二帖,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取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得天真烂漫之趣。

总的来说,传世作品中,以韭花与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为佳,各出一面目且能神妙。神仙起居与夏热作为太师手笔,自有不凡处可以欣赏,但毕竟是随笔之作,杨氏痒狂之人,酒醉涂抹之作想来不少,其实艺术水准要弱一些,后人评议附会多有溢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