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装裱是一门传统手艺,裱好一幅字画需要比较复杂的工序,但实操起来其实并不难,我们自己动手也能裱,闲暇之余尝试一番,会添加不少乐趣和成就感。

以下介绍装裱字画的基本步骤,以及字画修复两方面内容。

1一、自己装裱字画,有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浆糊。浆糊自制工序多,清除面筋好麻烦。文具店有卖瓶装的。用时弄所需用浆糊量加冷开水稀释,不要太稠,也不要太稀,能流动即可。

2、刷。把作品平铺在平滑的木板或玻璃台面上(正面朝下,反面向上);用羊毛刷把稀释过的浆糊均匀的涂在作品背面,别涂太多。取一张四周比作品都宽大约2厘米的甲宣纸,卷长筒左手从一边开始慢慢放宣纸,右手拿刷子(要干的刷子)左右来回的刷并慢慢的放宣纸继续刷,直到宣纸刷完。刷好后可以盖上一层报纸继续刷,画心敦实,具体要求不能松散留下气泡。再用有浆糊的刷子在作品的四周边缘2CM刷上浆糊(中间千万别刷,是为保证作品干后能轻松的揭下来);最后拿起裱好的作品,作品正面朝向自己,贴上墙或落地门的玻璃上,用干的刷子在作品上竖刷一笔,横刷一笔,画米字型即可,最后把作品周围的2厘米往外面刷。这样作品就粘贴上墙或落地门的玻璃上,待干了。

3、摘。两三天后,等作品干了用手从角到边把它慢慢拉摘下来。别弄皱了!

4、裁。托好的作品从墙上取下来后,接着进行定型裁边;再接着在定型作品的反面四周用稠浆糊镶上渠条,正面要露渠条边5MM(颜色以深色为好)。

5、镶料。镶料,即对作品的外围装饰(颜色定你喜欢的)。下裁镶料:先下裁作品的长边×5.5CM两块,在长边刷上0.5CM宽的浆糊粘贴作品每一边上:再以它的上头宽×长(作品长的2\5再加3CM);下面宽×长(作品长的3\5再加10CM)下裁镶料粘贴。待干。

6、裁边料。裁剪(第5项)成品的长度+20cm,宽+5CM的甲宣纸卷筒待用。

7,粘卷筒。将(第5项)干好的成品按照(第2项)的方法刷好浆糊,再(第6项)顶端对齐作品的上方将卷筒纸粘贴在作品上。再揭起贴上墙待自然干。

8、切边角。两三天将干透的(第7项)揭下,切齐边角。最后一个步骤是:装杆、上带,即可完成!

此处注意:

(1)先将裱好的字画装上天杆:把作品反面放在桌面上,把地杆平放对齐上首边缘,用力平卷两圈,再回转取下天干;再将一条两面(2CM宽,纸面不干胶)不干胶粘贴作品顶端边缘处,另一条粘贴到平卷两圈终点处;再把天干放回作品顶端边缘处粘贴,平卷到不干胶终点处,抹平粘牢。再在天干顶端用图钉钉上绛色的丝带打结。

(2)接着,装地干(即作品下面的坠干):把作品正面放在桌面上,先在甲宣纸底端和终端各贴一条不干胶,再把地干平卷到作品根底。接着把作品反过来,在镶料的顶端和底端各贴一条不干胶平卷地干粘牢。这样,装裱全部完成,可挂上欣赏了。

提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先用小的废弃字画反复试试操作,必用收获。

2二、装裱、修复旧字画: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矾水,干后,再行闷水。有些残破糟朽的画心,当日揭不完时,应在已揭过的部位,均匀地放置些湿纸团,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画心干裂错位。揭画心上的旧纸,一般应根据字画的薄厚、残状、颜色以及质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揭旧方案。

③托补。已揭好的画心,如完整,可调兑稀糊,托一层比命纸命绢稍浅的旧色纸。如有残缺,可用手将画心残处边际揉出薄口,选好补纸,端正纹理补上,并在补口边际搓出薄边。使接缝处厚度适宜。补缀残缺的绢本字画,一种方法是揭毕待干,用刀将残处刮成薄口,上糊补绢,浆口干后再修刮补绢边际,使补口相合。另一种方法是托上一层与原命绢质地、丝纹相近的薄绢。正面如有残缺,可用素纸补在托绢的背面,使画心薄厚统一,干后再用刀修磨画面残缺处的边际。托旧绢画心时,要用干纸吸去正面的溢糊,以免留有浆迹,影响古旧作品的“褒光”。

④全色。字画经揭托,待干后,务使补纸补绢的矾性适度。否则,矾轻则透色,矾重则滞笔。全色时,应将颜色调兑得浅些,复次全就,使颜色渗进纸纹纤维,取得画面色调统一的效果。画心有缺笔的,补全时,需先审视画心气韵及用笔特点,然后轻勾轮廓,调兑颜色,进而全之,力求使补全的一笔一点、一墨一皴均与原画浑然一体。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卷、书籍、契证等文物,经过洗污补托,如有残缺,不必求其复原,只把残缺处的色调全补得与通幅基本一致即可。

品订裱式画心修整后,根据字画的幅度大孝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

①画片。字画四周镶嵌绫绢、扶背后装入镜框的称“画片”,也称“镜心”,有横式和立式两种。横式的裱绫,上下两条边大小相同,两条立柱应比上下的两条绫边宽。立式的两条绫边相同,天头要比地头略大。

②条幅。俗称“中堂”。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数幅内容相关而又张幅相同的立幅画心,可装裱成条屏、通景屏或对联。屏类条幅的天地及边界的裱绫不宜大;4条、6条或8条的通景屏,因画面相连,只在上下两条的外边镶绫。

③手卷。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调。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成,如用象牙雕制,色雅结实。卷类字画放置案几欣赏,为避免包首受损,可做软囊楠木或金丝红木盆装置。

④册页、碑帖。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基本相同。推篷册页的画心裱在下开,题诗裱在上开,天头与地头大小相等,立柱与分心的宽度相同。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册面可以织锦或缂丝糊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裁刺册页刀口要整洁。将碑文裱成一本本的开版册页,称做“碑帖”。裱帖规格与裱册页相似,但程序较多,首先要等定每行字数,每页若干行以及抬头、年月、落款及首尾附题小跋的位置,画好样式,再行装裱。裱帖要备制墨纸,以供补缝,也应选配名纸作前后副页。五镶经折的裱式,不用绫绢而用宣纸作镶料。

装裱字画的绫绢须经过调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据画面色彩的浓淡、繁简及用途来选择。天地绫子的花纹图案要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铜色小边,用绢染托。染托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卷,有损画幅。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制糊要弃去面粉中的麸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适中。刮制天杆地杆,选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挺直。书画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