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月有着独特的思绪,这思绪是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亦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寄托了中国人的乡愁、情愁,它已经是诗是歌,可吟可诵,亦可入得画中。

1篆书 四言联 轴 纸本 每联134cmx33cm 1951年 北京画院藏

释文:月圆天宝,花好年丰。

九十一岁白石。

钤印:悔乌堂(朱文),白石(朱文),借山翁(白文)

2秋虫 约1911-1916年 75cmx2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3清秋明月图 约1910-1917年 106cmx29cm 广州市美术馆收藏

4湖桥泛月图 (石门廿四景之三) 约1935年 48cmx49cm 柳村原藏

5月下行吟图 (借山图之十一)约1910年 30cm×48cm 北京画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