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代文人画家的笔下,菊花呈现出了或娇艳,或雅致,或冷峻野逸,或笔力雄健,或气势磅礴,或清高正气的风貌。
唐宋有黄荃、赵昌、徐熙、滕昌佑、邱庆余、黄居宝诸名家,明陈淳洒逸、恽南田创造性地发挥了“没骨”写生,徐文长擅长大写意画菊,使其冷峻、疏朗、野逸之气达到极致。清石涛、八大山人更擅用笔墨,不施脂粉,以墨勾勒,或点染有清高神韵之气。
近代画家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创作了许多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的佳作,使菊花傲霜凌秋之气,超群绝伦,凌众之先。
现代画家齐白石、陈半丁、潘天寿、李苦禅等也创作了很多菊花题材的作品,成为后学者的范本。
毛主席《采桑子·重阳》中有云: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里的”黄花“即是指菊花。
菊花以高风亮节,品质高洁而深受人们赞赏。爱国诗人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狄菊之落英” 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不慕荣利的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菊花入画则稍晚,大略始于五代,根据画史来看,五代徐熙、黄筌都画过菊。菊花象征着一种君子的情怀,隐逸的情结,人淡如菊,菊花的幽雅和耐寒一直是文人士大夫最爱的品质,千百年来屡屡入画。
《菊花》—— 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月雅书画中国网
《饮酒》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yì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