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友提问] 用笔单薄如何改进?

这个问题讲起来要说的话很多。想更贴近自己、更容易见效果的,就选自己笔性以及想达到的方向相近的经典法帖,尤其是在用笔上丰富、线条质感好的法帖临习,怎么知道它笔性丰富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要因人而异来推荐选帖。

不着急、愿意绕路一点的,可以学篆书。关于临帖选篆书,我看昨天大伙讨论说,提升线条质感要写峄山碑,这个不尽然。提升线条质量,写李斯之后的篆书,如泰山、峄山刻石,都不是最佳选择。

2. 篆书临什么比较好?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练习行笔的精准度、提升控笔能力?还是提升线条的质量?还是想借鉴篆书,建立自己的书法风格?这三种目的,对应的选帖是有差异的。

3. 一般学习篆书,我们主要选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等,以及石鼓文;李斯在秦统一后改篆书写法,泰山、峄山等刻石是代表作;汉朝袁安碑、袁敞碑;以及汉魏碑的篆额,比如说齐白石学的就是祀三公碑与天发神谶碑,介于隶与篆之间也可学;再往后就到了唐朝李阳冰,他主要也只是用于碑刻的篆额篆文;再往后就跳到清朝邓石如、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吴让之等等诸家。

4. 他们有什么差别呢?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篆书属于早期的金文,西周的铜器上刻着的,结字还不太统一,所以变化多,这是优点,学习那些写法能出拙扑古意,不过用笔的变化上还比较单一,青铜模具上用笔的表现力也有限,太复杂就整不了,当时在技法上没有太多的变化。目前国内写金文的,比如陈大中就走得比较靠前,学习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书法后古朴的感觉就能处理得很好。

5.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写在十面石墩子上(没见过实物,我也只是猜测,应该像十面鼓)。石鼓文的用笔更成熟、更多变化,写来老笔纷批,有了苍莽浑厚的感觉,以此笔法入纸,质量上佳!相对金文的拙朴,它在表现力上显然更好,笔形更丰富,意韵更足。

所以说,如果是想提升线条质量,写石鼓文是很好的选择。散氏盘等金文作品也行,在造形表现上金文更多意趣,但对用笔、线条质量提升上就不如石鼓。

6. 秦统一后,李斯统一篆书,规范了写法,也让篆书更规矩、不要变化,要整齐划一,此后两千年中国书法中的篆书其实是被阉割过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往后面二千年,还有篆书名家吗?还有篆书作品吗?基本上被忽略了,直到清人重新发掘篆书、创新篆书。

李斯的泰山、峄山刻石、琅琊刻石等铁线篆,连变化都简省了、笔意也凋零无几,靠它提升线条质量那已经是笑话。但它这种要求规则、整齐划一的写法,对练习控笔的精准度,倒是很好的选择。

7. 汉魏时也出了少量篆书,比如袁安碑、袁敞碑等,但那时的篆书多用于篆额,所以我们能在隶碑顶部发现一些篆文,整体来说追求奇崛意趣。近现代有些名家就从那里学了一些写法,齐白石的书法篆书都是从祀三公碑与天发神谶里来的,刘彦湖、石开也有取法汉魏篆书。

8. 我们再往后看,一直到大唐,才出了一位篆书家李阳冰,颜鲁公家祠堂碑记就是他篆的额,那个叫颜氏家庙碑,大伙熟悉吧?篆书能派上用场的机会不多,一是不实用了,二是经李斯阉割过后篆书的表现力实在太弱了,玉筋篆虽然在李斯创建的规则上有一点突破,但仍然不够,在审美上不够看。

9. 再往后又几乎没太大动静了,篆书一直沉寂着,直到清人倡导碑学,重新发掘篆书之美。邓石如的篆书在运笔上出现了锋向的变化,方向、力度、弧度、密度,发掘出很多美的意趣。接着他的弟子包世臣一通吹捧,杨沂孙也学邓,赵之谦接着上,这一路就逐渐丰富起来,篆书的美终于被大众认可。在这点意义上,邓石如在篆书的重新发现与创新上是有非常大作用的,所以清末称邓篆为神品,邓为清人第一。

邓石如、杨沂孙、赵之谦他们的篆书,风格非常鲜明,完全可以用来借鉴,建立自己的书法风格,当然,这是对具有相当不错的书法功底的人来说。一般初学入手学篆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想提升线条质量,清人不是首选,尤其赵之谦,他在风格取向上走得更远更夸张,他能驾驭那种写法,普通人未必可以,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学得一身坏习气。

再说吴昌硕,他继承传统更多,尤其是先秦的作品,石鼓文用功很深,写得苍莽雄浑又自然朴实。对于提升线条质量,也是很不错的,相对原石鼓文容易上手;而且对于取向雄浑一路的书法家来说,吴昌硕临石鼓文又在风格上是非常好的借鉴。

10. 篆书临什么比较好?是想练习行笔的精准度、提升控笔能力?还是提升线条的质量?还是想借鉴篆书,建立自己的书法风格?根据自己想要什么,参考上面的思考,就可以有答案。关于这个话题,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