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临摹的时候往往能够惟妙惟肖,一脱帖创作就完全变了样,正所谓:心里有神,下笔见鬼!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的方法论,给书法驱鬼 —— 解决出帖路上的障碍,从临摹走

1赵孟頫临《怀仁集字圣教序》

精临+背临

出帖方法论:第1招

精临与有意识地背临相结合,这样就让人不能再机械式地抄原帖,而需要动脑回忆原帖的写法,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掌握了原帖的精髓,出帖也就水到渠成了。

临帖+读帖

出帖方法论:第2招

读帖是不用纸笔,对着字帖(或字帖图片存到手机里)一边读一边想象如何去写好每一笔、每个字,如何安排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考就是发现书写规律的过程,掌握了书法用笔、结字及章法上的规律,胸有成竹,可以用到创作中。

2王铎临《怀仁集字圣教序》

书写+意临

出帖方法论:第3招

意临是指将帖中的文字抄写或打印出来(仅内容、非字帖),然后对着文字内容思考如何书写,如何创作。

学习创作技巧

出帖方法论:第4招

有些人明明临帖基础很扎实,写出来就不好看,有的人临帖一般,写出来就特别有眼缘。这是为什么?创作中是有一些技法的,如何安排每一笔、每个字、每一行,用笔的浓淡燥润,线条的处理,笔画的呼应,字与字的揖让关系,疏密处理,等等,有很大的学问。掌握这些创作技巧并加以运用,往往能够写出让自己都感到意外的佳作哦!

3吴昌硕临石鼓文

出帖对很多人都不容易,原因在哪里呢?

一种情况在于个人本身:有的人意识好但临帖不够深入而出帖难,有的人技法好而意识不足导致出帖难,等等。另一种情况是字帖客观上的局限性,有的入门字帖在出帖或者说向行书转换时会有不小的障碍,比如柳体,由于其用笔、结字系统的封闭性,使很多学习者出帖或换帖时都困惑不已。

不管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上的原因,都有相对科学的方法去解决。以上是根据我个人还有很多书友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方法论,希望对书友们出帖有帮助。